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汉语"又"字否定句借助溯因推理,通过排除与某种言行或情状相关的可能解释来表达说话人的负面事理立场,因此"又"必须与否定形式共现,以标明求解失败.其中的"又"是表达转折关系的语气副词"又"进一步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的结果,用以凸显所述否定性事实与该言行或情状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同为反预期标记,"并(不/没有)"与"又(不/没有)"的差别在于事实预期与事理预期的不同:前者标明情况或性状在事实层面不具有预期的真实性,凸显说话人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后者标明言行或状况在事理层面不具有预期的合理性,凸显说话人认为无法理解的负面事理立场.
推荐文章
英语转移否定句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转移否定句
理解
翻译
英语句子中含蓄否定句的构成和翻译初探
英语句子
含蓄否定句
构成
翻译
汉维否定句对比分析
汉语
维语
否定
对比分析
英语含蓄否定句的形式及翻译方法
含蓄否定
固定形式
反译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又"字否定句的负面事理立场表达功能
来源期刊 语言教学与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负面事理立场 溯因推理 事实预期 事理预期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1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负面事理立场
溯因推理
事实预期
事理预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言教学与研究
双月刊
0257-9448
11-1472/H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2-45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0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