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不同的辨证体系都是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一种“模型化”的讨论,是一种完整探究人体的理论模型.《温热论》中“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不同辨证体系虽然理论模型不同,但生理病理基础相同,这是交叉融合的根本所在.同时,不同的分类方法决定了不同的辨证体系在同一病位上一定会有交叉和重叠, “邪中少阳”与“邪留三焦”便是如此.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将这一问题抛出,笔者试着以“少阳与三焦”这一层面为例,客观谈论不同辨证体系的交叉与融合.
推荐文章
从三焦论治干眼的理论探讨
干眼
三焦
中医药
论治
三焦与胸痹关系浅析
三焦
胸痹
形质
应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白塞氏病的治疗
白塞氏病
三焦辨证
中医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黄帝内经
卫气
三焦
脏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少阳与三焦”论辨证体系的交叉融合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辨证体系 交叉融合 少阳病 三焦 病位决定治法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仁心雕龙|Renxin Diaolo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3-12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辨证体系
交叉融合
少阳病
三焦
病位决定治法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