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嵇康乐论的优胜之处在于其用"气"阐释了音乐理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中,"乐"始终是附庸在"礼"中扮演着维护社会"差等有序"的重要角色.天人感应模式在乐与人之间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是"天"作用于人的单向关系,也使汉代乐教陷入瓶颈.嵇康认为乐教的移风易俗的根据在于"人心",他以"气"沟通"声"与"心",通过"气化感应"而达到心物交融.从自然之和转向艺术体性之和,让嵇康消解了以往乐教对人性的束缚,将理想人格追求推向了艺术的境界.
推荐文章
艺术化方式教育与知识构建问题
艺术化方式
教育
悟性
知识构建
影视配音的艺术化创作与多样化表达
影视配音
艺术化创作
多样化表达
浅谈体育艺术化发展
体育表演
艺术化
艺术价值
艺术专业
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
文化进程
艺术性
原生态民族舞蹈的艺术化及其保护
原生态
民族舞蹈
艺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化感应与艺术化转向——嵇康的乐教原理探析
来源期刊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学科
关键词 乐教 感应 情志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政治 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D2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62X.2021.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乐教
感应
情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双月刊
1673-162X
34-1327/Z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锦绣大道99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0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8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