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中拟想了三类"读者",即西方英语世界中的普通读者、研究中国文学者和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者,并期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的研究使得以往一些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偏见能够缓解.但通过对书中"文学"一词释义的分辨,可以发现刘若愚不仅是参照英文"literature"的意义来选定中文中"文学"的含义,而且是以当下英语世界流行的文学的审美含义来选定英文"literature"的意义.这种"偏见式"的简化并非方法论上的失误,而主要是因为刘若愚在实际写作中所注意的潜在对象更多是当下英语世界中的读者,因此使他忽略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丰富性.而这恰恰与他所声称的中西文论间的普遍性形成了尖锐矛盾.
推荐文章
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审美体验法的运用
文学理论教学
审美体验法
运用
浅析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理论的有效引入
高校英语
英美文学
文本分析
人物形象
以“文学性”为中心:文学理论教学的结构重建
文学理论教学
“文学性”
结构重建
阅读
批评
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方向学位论文选题中的应用研究
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
本科论文选题
历史语境
本土意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英语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
来源期刊 文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读者 literature 普遍性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读者
literature
普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8号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