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电刺激应激及PCPA联合电刺激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松果体损伤模型,评价松果体结构与功能变化,为建立方法简便、成模时间短的松果体损伤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4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CPA组、电刺激组及PCPA联合电刺激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PCPA组大鼠腹腔注射PCPA 450 mg/kg,连续2d;电刺激组大鼠使用穿梭箱电刺激(电压30 V,电流0.8 A,刺激时间30 s,间隔时间30 s,循环60次),连续5 d;PCPA联合电刺激组大鼠使用电刺激第4天加用PCPA,操作同前.测试各组大鼠旷场活动、高架十字迷宫等行为学以及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等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水平,镜下观察松果体病理组织结构.结果 3个实验组大鼠旷场活动总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CPA组、PCPA联合电刺激组旷场活动中央区时间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PCPA联合电刺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P<0.05),PCPA组、PCPA联合电刺激组进入开放臂时间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PCPA组入睡潜伏期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3个实验组血清MT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病理组织学变化:PCPA组松果体细胞排列紊乱,核固缩,数目明显减少,空泡变性增多;电刺激组松果体排列紊乱,核固缩,细胞数目稍减少,空泡变性稍增多;PCPA联合电刺激组松果体细胞排列紊乱,核固缩,数目明显减少,空泡变性增多.结论 3种不同造模方法均可造成大鼠松果体不同程度的损伤,可为制作松果体不同损伤模型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银狐、貉松果体的形态及组织结构比较
银狐
松果体
形态结构
不同细胞来源松果体微囊功能特性的比较研究
APA微囊
松果体
细胞培养
褪黑素
大鼠松果体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松果体细胞培养
Hortega
5-HT
免疫细胞化学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果体损伤大鼠模型3种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松果体 昼夜节律 褪黑素 病理 大鼠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人类疾病动物模型|Original Article: 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9,2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5-33|R-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0.15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0)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果体
昼夜节律
褪黑素
病理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双月刊
1674-5817
31-1954/Q
16开
上海浦东金科路3577号
4-78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