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每当身处大河河畔,编织于笔者心中的大河美景便被侵蚀一次:它们日益枯黄、残缺,甚至发出恶臭、形象丑陋.沿河的高堤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拦河大坝越修越高耸、坚硬;夹河修建的道路不仅让渴望亲近水岸的人们望而却步,也阻挡了各种生命在水陆之间迁徙;大河支流被裁弯取直,自然的河流形态不复存在,污水排放问题严峻,河滩森林及湿地不断减少.这些要归因于人们自私的欲望和对自然敬畏的缺失.庆幸的是,生态文明的到来可以唤醒人们对一切自然世界之美的认知;推动系统认识河流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系统规划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建立和完善针对大河流域的法律法规体系;破除对灰色工业技术冥顽不化的迷信.除了构筑更高、更硬的钢筋水泥堤坝外,基于自然、富有韧性、更加可持续的生态防洪是保障大河水安全的更优途径,也是结束人水抗争、实现人水和谐的必由之路.
推荐文章
地下空间——城市的另一种风貌
地下空间
城市风貌
发展
教师发展的另一种可能——回归生活世界
教师发展
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
关于Lebesgue积分的另一种定义
L积分
测度
函数
积分
定义
积分定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Riemann积分
Lebesgue积分: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河的另一种文明
来源期刊 景观设计学(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大河流域 生态文明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河流廊道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主编寄语|EDITORIAL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X321|TU984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河流域
生态文明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河流廊道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景观设计学(英文)
双月刊
2095-5405
10-1105/TU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7-1号北大科技园303-3室
eng
出版文献量(篇)
44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