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连夏消痞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连夏消痞颗粒全方物质基础研究,采用TCMSP等数据库搜集活性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OMIM、DrugBank等数据库搜集FD的靶点并结合文献对疾病靶点进行整理筛选.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随后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c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基于DOCK 6.0对核心靶点和活性小分子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活性化合物27个,度值较高的活性化合物为β-谷甾醇、汉黄芩素、柚皮素、黄芩素、木蝴蝶素A、木兰花碱、小檗碱、巴马汀等;核心靶点10个,分别是AKT1、IL6、MAPK3、VEGFA、FOS、TNF、CASP3、TP53、JUN、PTGS2.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条目106条,靶点富集到的信号通路167条.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验证小檗碱、黄芩素可能通过作用于核心靶点调节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来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活性化合物-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以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连夏消痞颗粒对FD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清肝消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
清肝消痞胶囊
临床疗效
症状积分
自拟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观察
消痞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吗丁啉
枳实消痞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0例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障碍
枳实消痞散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葛根芩连汤 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善忘
葛根芩连汤
千层纸素A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连夏消痞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天津药学 学科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连夏消痞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5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687.2021.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功能性消化不良
连夏消痞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药学
双月刊
1006-5687
12-123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沙市道同康里3门502室
6-17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