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确诊四川某鸭场11日龄樱桃谷雏鸭死亡原因,本研究采集送检鸭只的肝、脾、脑组织,经研磨处理,利用BHK-21细胞及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及RT-PCR鉴定,从送检的疑似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病料中分离出一株鸭坦布苏病毒,将其命名为SCCD2020株.利用PCR方法对分离株E基因及NS1基因进行克隆,并对两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基因和NS1基因全长分别为1503 bp和1062 bp.将两基因序列分别与GenBank已发布的26株坦布苏病毒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核苷酸序列未出现变异及缺失,SCCD2020分离株的E基因与鸭源DTMUV-H株同源性高达99.2%,与鹅源分离株同源性为96.4%,与鸡源分离株同源性为86.7%.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CCD2020分离株位于中国和泰国流行的Ⅱ群毒株中,与Ⅱ群毒株同源性达96.2%,属于近年来国内DTMUV流行毒株之一.NS1基因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和E基因类似.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目前流行的鸭坦布苏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推荐文章
鸭坦布苏病毒XZ-2012株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变异分析
鸭坦布苏病毒
XZ-2012株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变异分析
鸭坦布苏病毒江西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鸭坦布苏病毒
YF株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雏鸭坦布苏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鸭坦布苏病毒
核苷酸同源性分析
多聚蛋白
禽坦布苏病毒NS1基因的原核表达
禽坦布苏病毒
NS1基因
原核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鸭坦布苏病毒SCCD2020株的分离鉴定及其E基因、NS1基因序列分析
来源期刊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学科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E基因 NS1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7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52.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567.2021.03.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鸭坦布苏病毒
E基因
NS1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双月刊
1005-8567
44-1243/S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1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