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结直肠肛门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黏膜下层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对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检出情况及吻合口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新辅助治疗后行保肛根治术治疗。将其中于术前24h经肛门镜引导在齿状线上方2cm处直肠黏膜下层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31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将未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4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相关情况、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较对照组多,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平均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周围脓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肛门镜引导于直肠黏膜下层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是一种安全、简便、易于操作的方法,可增加新辅助治疗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标本淋巴结检出数目,同时不增加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推荐文章
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低位直肠癌
淋巴结检出数量
影响因素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检出数目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淋巴结检出数目
预后分析
FPLC直肠黏膜下多点注射治疗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肠黏膜下层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对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检出情况及吻合口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淋巴结检出数目 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新辅助治疗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1.04.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低位直肠癌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淋巴结检出数目
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新辅助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直肠肛门外科
双月刊
1674-0491
45-1343/R
大16开
199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86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