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阎连科小说因对乡村权力结构、村镇异变景观、人之欲望形态的激情想象和极致书写,以及由此而创生新语词或小说新样式的实践而为人注意.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乡土记忆、相对单一的知识结构和褊狭的意识形态执念,导致他的写作必然是依托自有经验的、反主流叙事的、解构式的、顾一点而不及其余的异态实践.由于为单一经验、愤懑情绪和偏执理念所主导,其对特定历史或时代的书写必然走向窄路、险路,乃至异路.由此,模式化和自我重复也就不可避免.他的模式化与自我重复注定会在修辞性与非修辞性之间游移,这成就了他,也限制了他.在此,其创作的所有优长与缺陷也就纤毫毕露.
推荐文章
阎连科小说的创作特色探究
阎连科
构思角度
文本创作
独特语言
论"三个代表"的理论思维向度
'三个代表'
历史逻辑性
客观现实性
系统整合性
直面与回望:论阎连科的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土地文化
乡土现实
乡土历史
人与土地的关系
人与乡土精神的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偏执、耽奇、模式化——关于阎连科小说创作的三个实践向度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关键词 阎连科 小说 自我重复 模式化 权欲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阎连科
小说
自我重复
模式化
权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