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胆总管空肠吻合模型,探讨B10细胞在大鼠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组织中的浸润情况。方法:选用6周龄、体重为180~200 g的雄性SPF级SD大鼠24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采用随机种子数法分为对照组、实验1周组、实验2周组和实验4周组,每组6只。术后不同时间段处死大鼠获取吻合口组织及外周血,测量各组吻合口直径变化。通过Elisa法测定术后大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变化,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外周血及吻合口周围组织中B10细胞的比例变化,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评估吻合口瘢痕形成情况,通过qPCR检测吻合口组织中 IL-10和 TGF-β1基因表达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法,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 t检验。 结果:大鼠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直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缩窄,术后4周时为(2.7±0.3) mm;但肝功能和炎症指标在术后2周左右达到高峰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各段时间内,外周血中B10细胞的比例变化不大,而吻合口组织内B10细胞浸润明显增加,术后1周时显著高于对照组[(16.6±4.0)%比(1.1±0.3)%, P<0.05],术后4周时仍高于对照组[(7.5±1.3)%比(1.1±0.3)%, P<0.05];吻合口组织病理染色可见随着时间推移,胆管壁内炎症细胞浸润加重,胶原纤维增生,胆管壁增厚,进而导致瘢痕形成;术后吻合口组织内 IL-10和 TGF-β1的基因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在术后4周时, IL-10基因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1.4±0.6)比(0.5±0.2), P<0.05], TGF-β1基因表达量持续增加且高于对照组[(3.9±0.9)比(0.3±0.2), P<0.05]。 结论:B10细胞在大鼠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组织内含量明显增加,同时 IL-10基因水平高表达,其可能对局部瘢痕形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推荐文章
大鼠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瘢痕形成的特点
胆肠吻合术
吻合口狭窄
瘢痕
大鼠
经皮介入技术在胆肠吻合口狭窄处理中的价值
胆肠吻合口狭窄
胆道球囊扩张成形术
胆道支架置入术
肝移植
犬胆肠吻合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胆肠吻合
伤口愈合
组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10细胞在大鼠胆肠吻合模型中吻合口组织浸润情况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大鼠 模型,动物 胆肠吻合术 B10细胞 白介素10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9-444,F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5396-20210523-0018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模型,动物
胆肠吻合术
B10细胞
白介素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