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的"村小人生"系列采访中,龙王塘中心小学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村小——它隶属于大连高新区,虽区内偏远,紧邻旅顺,交通却方便,高速公路、轻轨都从门前穿过;它位于山坳之中,虽被山峦环抱,可依山而建的,并非简陋散落的平房,而是鳞次栉比、有着万家灯火的高层住宅;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14年的龙塘学堂,虽年代久远,可眼前的教学楼却看不出百年沧桑,那是几经易址后的新建筑,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年轻现代、满是朝气……不过,在当地人的意识里,它就是农村小学.这不光因为它处于城乡接合部,远离繁华的市中心,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也不光因为其所在的龙王塘街道组成上有点特殊——既有城市标志的8个社区,也有包括龙王塘村在内的3个行政村;还因为75%以上的学生来源于当地或外来务工农民或渔民家庭,学生多数是农村的孩子,家长多为当地或外地村民.重体力劳动、季节性工作,使这样的家庭随时迁徙,居无定所,孩子转学频仍,学业无法稳定,成绩难以保证……单就英语学习而言,转学来的学生几乎都是零起点,一学期过后,随着家长打工转走再转回,本来已经有的基础又回到了零起点.家长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不足,孩子教育的责任几乎完全由学校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