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初步研究脑死亡供者供肾逆行机械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接受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受者24例,所有的移植物都保存在脉冲灌注保存转运器(LifePort)中。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2例采用逆行灌注的受者作为逆行灌注组,对应顺行灌注供肾移植受者作为顺行灌注组。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移植肾功能延迟事件发生率。结果:对所有受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逆行灌注组供肾灌注阻力指数在灌注过程中保持稳定。两组均无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发生;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逆行灌注组3例,顺行灌注组2例, P=0.62);两组在术后30 d内的24 h尿量、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和血尿素氮均相似。逆行灌注组中阻力指数小于0.4的亚组肾功能在数值上优于阻力指数大于0.4的供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逆行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供肾机械灌注方法。
推荐文章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评估标准的研究
器官捐献
DGF
危险因素
供体评分
心脏死亡捐献供者器官获取手术的配合要点及管理
心脏死亡
器官捐献
手术配合
管理
中国Ⅰ类器官捐献供肾与尸体供肾的术后早期效果比较
脑死亡
尸体供肾
肾移植
预后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器官捐献供者供肾逆行灌注早期经验
来源期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肾移植 逆行灌注 顺行灌注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421203-20201120-0039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6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移植
逆行灌注
顺行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月刊
0254-1785
42-1203/R
大16开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55号
38-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1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19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