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合理完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预测模型的创建,针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成功的可能性进行有效预测.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东莞市塘厦医院尝试TOLAC的产妇402例,试产成功组作为研究组,试产失败后重复剖宫产(RCD)组作为对照组,使用c2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作进一步筛选,确定TO-LAC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随机选取其中321例(80%)作为训练样本,剩下的81例(20%)作为考核样本,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因素的回归系数建立预测模型,并计算各种评价指标以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回顾性考察,考核样本进行前瞻性考察.结果 TOLAC成功318例(79.1%),试产失败后RCD 84例(20.9%).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教育程度、产前BMI(kg/m2)、产次、入院时宫口开大程度、先露高低、宫颈Bishop评分、入院时是否胎膜已破及是否胎膜早破.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后的因素有产前BMI(kg/m2)、产次、入院时宫口扩张程度及是否胎膜早破.建立的预测模型为:P=1/[1+exp(-0.785+1.326x1-1.506x2-1.2449x31-1.4211x32+0.7619x4)](P为TOLAC成功概率的预测值).结论 此模型对TOLAC成功与否的预测有一定价值,但尚未能在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预测模型的建立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的7种预测模型在中国的临床应用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试产
瘢痕子宫
模型,统计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产程时限研究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分娩,产道
妊娠结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预测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当代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阴道分娩(VBAC) 预测模型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393.2021.02.0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剖宫产术后
阴道分娩(VBAC)
预测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11-4449/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 3层8308室
82-82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936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215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