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50岁患者子宫颈锥切术后子宫颈高级别(high 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以上病变(HSIL+)残留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年龄≥50岁行子宫颈锥切术的3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子宫颈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结果 395例患者锥切术后HSIL残留39例(9.87%,39/395).单因素分析发现,细胞学高级别异常(P=0.008)、阴道镜印象HSIL(P=0.000)、基于筛查及阴道镜印象评估的高风险(P=0.000)、锥切后病理结果HSIL(P=0.000)、切缘阳性(P=0.000)、锥切术后ECC阳性(P=0.000)对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的评估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仅锥切术后ECC阳性是子宫颈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571,95%CI:5.208-52.732).结论 年龄≥50岁女性宫颈锥切术后HSIL+病变残留的风险较高,锥切术后ECC阳性的患者是重点关注人群,应加强这部分女性锥切术后的管理.
推荐文章
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危险因素分析
宫颈病变
宫颈锥切术
病变残留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切缘阳性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冷刀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锥切术
病理升级
高危因素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和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子宫颈肿瘤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宫颈锥切术
微小浸润癌
病变残留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年龄≥50岁患者子宫颈锥切术后高级别及以上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高龄女性 子宫颈锥切术 宫颈管搔刮术 宫颈上皮内病变 病变残留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90/j.issn.1672-1861.2021.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龄女性
子宫颈锥切术
宫颈管搔刮术
宫颈上皮内病变
病变残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