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7—2019年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漳州市医院诊治的4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ESC RCC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40岁。肿瘤由实性区与大小不等的巨囊和微囊混合组成,囊腔衬覆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的鞋钉样细胞;实性区呈弥漫片状、密集的腺泡状或巢状排列,局灶呈岛状、管状,混有少量的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其内可见明显的细或粗颗粒,部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小球,部分区域可见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CK20(3/3,2例散在阳性,1例斑驳状强阳性)、Vimentin(4/4),CD10散在细胞阳性(4/4),Actin、HMB45、Melan-A、CD117和CK7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1%。获得随访的2例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和24个月。结论:ESC RCC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CK20(+)、CK7(-)有助于其诊断;ESC RCC具有共同的分子核型改变,支持其为独特的肿瘤实体。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推荐文章
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肾肿瘤
嗜酸性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肾细胞癌
嗜酸性
未分类
实性
免疫组织化学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分析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肾脏肿瘤,囊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肾细胞癌
多房囊性
肾切除术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例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
来源期刊 中华肿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5-9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52-20191023-0068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肿瘤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肿瘤杂志
月刊
0253-3766
11-2152/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2-4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720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