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脑转移瘤的发生率远超过颅内原发肿瘤,成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由于诊疗水平提升及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脑转移成为限制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的主要因素.除外恶性肿瘤细胞自身不断的侵袭性增殖,超过90%的脑转移瘤还伴有瘤周水肿(peritumoral brain edema,PTBE),加重 颅 内占位效应,不仅可导致颅内高压或脑疝形成,增加了局灶性神经缺失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推荐文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治疗
临床试验
抗肝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脑转移瘤伴瘤周水肿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瘤周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机制 靶向治疗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1.06.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转移瘤
瘤周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机制
靶向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