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褪黑素通过改善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8~10周龄的SD大鼠(175~200g),根据研究目的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大鼠足底进行切口手术,生理盐水处理,n=10),模型组(大鼠足底进行切口手术,静脉滴注瑞芬太尼,n=10),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行褪黑素处理,n=10).通过机械诱发痛和热缩足检测不同组处理后2h、2d、3d和7d大鼠的爪缩回阈值,通过RT-qPCR分析大鼠中IL-1、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检测大鼠体内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通过观察组织切片比较不同组大鼠的脊柱密度和长度,通过低感光电荷耦合设备的摄像头监视器分析单个神经元的电生理.结果:在第2h、2d、3d和7d的测试中,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痛缩足阈降低(P<0.05),热缩足潜伏时间缩短(P<0.05),IL-1、TNF-α、Ⅱ-13的mRNA表达、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脊柱密度、脊柱长度升高(P<0.05),电流幅度升高(P<0.05),电流间隔降低(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痛缩足阈升高(P<0.05),热缩足潜伏时间延长(P<0.05),IL-1、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脊柱密度、脊柱长度降低(P<0.05),电流幅度降低(P<0.05),电流间隔升高(P<0.05).结论:褪黑素通过抑制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从而降低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痛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