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褪黑素通过改善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8~10周龄的SD大鼠(175~200g),根据研究目的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大鼠足底进行切口手术,生理盐水处理,n=10),模型组(大鼠足底进行切口手术,静脉滴注瑞芬太尼,n=10),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行褪黑素处理,n=10).通过机械诱发痛和热缩足检测不同组处理后2h、2d、3d和7d大鼠的爪缩回阈值,通过RT-qPCR分析大鼠中IL-1、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检测大鼠体内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通过观察组织切片比较不同组大鼠的脊柱密度和长度,通过低感光电荷耦合设备的摄像头监视器分析单个神经元的电生理.结果:在第2h、2d、3d和7d的测试中,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痛缩足阈降低(P<0.05),热缩足潜伏时间缩短(P<0.05),IL-1、TNF-α、Ⅱ-13的mRNA表达、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脊柱密度、脊柱长度升高(P<0.05),电流幅度升高(P<0.05),电流间隔降低(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痛缩足阈升高(P<0.05),热缩足潜伏时间延长(P<0.05),IL-1、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脊柱密度、脊柱长度降低(P<0.05),电流幅度降低(P<0.05),电流间隔升高(P<0.05).结论:褪黑素通过抑制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从而降低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痛觉过敏.
推荐文章
突触可塑性和轴突运输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痛觉过敏
突触可塑性
轴突运输
实时定量PCR
坐骨神经损伤
硫酸镁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
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
硫酸镁
N-甲基-M-天冬氨酸
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的机制
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
Nav1 .8
背根神经节
Nrf2-自噬通路在大鼠切口痛-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脊髓
自噬
切口痛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叔丁基对苯二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褪黑素通过改善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褪黑素 神经元树突棘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3-16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3|Q593.2|Q576|R6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1/j.cnki.pmb.2021.09.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6)
  • 参考文献(1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褪黑素
神经元树突棘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旬刊
1673-6273
23-1544/R
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14-12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14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9995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