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塌陷指数(subclavian vein collapsibility index,SCV-CI)用于预测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价值.方法 选取择期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宫产单胎足月妊娠健康产妇97例,蛛网膜下腔麻醉前记录基础无创动脉血压,并依次在仰卧位和45°半卧位下用超声测量锁骨下静脉最大内径(subclavian vein maximum diameter,dSCVmax)和最小内径(subclavian vein minimum diameter,dSCVmin),计算锁骨下静脉塌陷指数及两种体位之间塌陷指数的差值 ΔSCV-CI.蛛网膜下腔麻醉后15min内每分钟记录无创动脉血压.根据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两组,即低血压组(PSAH组)和非低血压组(NPSAH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组间比较P<0.05的SCV-CI相关指标与平均动脉压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decrease in mean artery pressure,ΔMAP%)之间的关系并做散点图,绘制ROC曲线,评估SCV-CI相关指标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 63例(65%)产妇发生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SCV-CI(仰卧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V-CI(半卧位)和 ΔSCV-CI预测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95%CI:0.606~0.820,P=0.001)和0.748(95%CI:0.636~0.861,P=0.000).SCV-CI(半卧位)和 ΔSCV-CI预测低血压的截断值分别为42.58%(敏感度为65%,特异性为77%)和3.695(敏感度为81%,特异性为68%).结论 术前45°半卧位与仰卧位下锁骨下静脉塌陷指数的差值(ΔSCV-CI)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优于SCV-CI(半卧位);而SCV-CI(仰卧位)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无预测价值.
推荐文章
剖宫产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产科
剖宫产术
低血压
纳布啡复合恩丹司琼预防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麻醉后瘙痒
瘙痒
纳布啡
恩丹司琼
蛛网膜下腔麻醉
剖宫产术
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实施导尿术的对比研究
蛛网膜下腔麻醉
导尿术
术前准备
导尿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锁骨下静脉塌陷指数预测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产妇 蛛网膜下腔麻醉 低血压 超声 锁骨下静脉塌陷指数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7.0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妇
蛛网膜下腔麻醉
低血压
超声
锁骨下静脉塌陷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