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南宁市基层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AIDS)综合防控(艾防)工作模式的效果及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探讨影响该工作模式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的因素,为更好地指导开展基层艾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定量研究比较南宁市基层艾防工作模式推广前、中和后3个时期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感染/AIDS患者)一定时间段内随访CD4检测(随访检测)率、抗病毒治疗(antiviral therapy,ART)比例、死亡率和暗娼人群干预与阳性暗娟接受ART情况.采用面对面小组访谈的方法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南宁市实施基层艾防工作模式后新发现病例及时随访检测率和及时ART率分别由2017年推广前的97.6%和77.8%提升到2019年推广后的99.2%和86.5%,均呈现逐期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例在确证后1个月内死亡率由2017年推广前的2.4%下降到2018年推广期的1.6%,再提升到2019年推广后的3.2%,出现波动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报告当年内随访检测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99%),ART比例由2017年推广前的74.2%提升到2019年推广后的84.6%,呈现逐期逐年上升的趋势(P<0.01);死亡率由2017年推广前的5.4%下降到2018年推广期的5.2%,再提升到2019年推广后的7.2%,出现波动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暗娼人群HIV检测率由2017年推广前的92.95%提升到2018年推广期的98.97%,再下降到2019年推广后的95.48%,出现波动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暗娼人群HIV阳性率由2017年推广前的1.06%下降到2019年推广后的0.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暗娼发现当年接受ART和商业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由2017年推广前的45.83%和90.11%提升到2019年推广后的88.24%和92.88%,均呈现逐期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性分析显示,经过基层艾防服务优化后艾滋病相关的检测、诊断、治疗和暗娼人群干预及阳性暗娟有效管理程序与流程己基本巩固,基层艾防工作模式推广结束后各地各机构仍将该工作模式应用于防治艾滋病的相关工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考核评估与通报、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可以推进基层艾防工作模式的实施和持续性发展.从事艾防工作没有得到经济补助和激励、基层艾防人员工资薪酬和工作量不相称、职业暴露风险大是影响基层艾防工作模式实施和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结论 南宁市基层艾防工作模式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但诸多因素影响工作模式的实施及持续性发展.
推荐文章
2010-2012年南宁市老年人群艾滋病病例报告特征分析
艾滋病
老年人
病例报告,流行病学
南宁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注射吸毒
共用注射器
性行为
安全套
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
景观可持续性
景观可持续性科学
景观设计
景观服务
人类福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宁市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控工作模式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研究
来源期刊 职业与健康 学科
关键词 基层 艾滋病防控模式 效果评价
年,卷(期) 2021,(15) 所属期刊栏目 流行病学与预防保健|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ve Health Car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9-2095
页数 7页 分类号 R1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9)
共引文献  (14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7(2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8(2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层
艾滋病防控模式
效果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职业与健康
半月刊
1004-1257
12-1133/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6-12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0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