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实施抗分枝杆菌药物和微创旋切手术联合使用在治疗脓肿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41例临床特征为乳腺脓肿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19例,实施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脓肿清除或病灶切除术,术后规律使用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对照组22例,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予伤口换药,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观察并对比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复发率和痊愈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均经病理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实验组病人一期治愈率84.21%,平均伤口愈合时间50.3±31.7天.术后16例一次治愈无复发,3例于术后1个月、4个月、10个月复发,予再次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并继续使用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复查至今未出现复发.对照组22例,一期治愈率54.54%,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05.2±66.7天.其中12例单发脓肿患者未出现复发,其余10例多发脓肿患者于切开引流术后的1至11个月出现复发,并再次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结论:在以脓肿为主要表现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中,首先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清除异常组织或积脓,手术后规律使用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相比,此方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以缩短病程,减少乳腺损毁的机会.
推荐文章
微创旋切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观察
哺乳期乳腺脓肿
微创旋切引流术
疗效
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分析及研究
微创手术治疗
非哺乳期乳腺炎
疗效
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弹性成像诊断分析
超声
彩色多普勒
弹性成像
乳腺癌
非哺乳期乳腺炎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分枝杆菌药物联合微创手术在脓肿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体会
来源期刊 饮食保健 学科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脓肿 抗分枝杆菌药物 微创旋切术
年,卷(期) 2021,(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39.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脓肿
抗分枝杆菌药物
微创旋切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饮食保健
周刊
2095-8439
15-1371/R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70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207
总下载数(次)
77
总被引数(次)
18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