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
从词源学上来看,“乌托邦”在诞生之初,就具有双关语义,其原初指涉在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严正批判。而在中文语境中,“乌托邦”是一个近乎被等同于“空想”的概念范畴,“乌托邦”在国内学界长期遭受污名化。在“乌托邦”和“空想”之间划上等号的错误译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也无益于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厘清“乌托邦”概念的真正指称,或对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演进,进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进路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建筑教育需要乌托邦
建筑教育
城市乌托邦
理想
现实
从文化角度看计算机发展史 ——读《数字乌托邦》
反主流文化
数字乌托邦
赛博文化
互联网发展
论赛博朋克电影色彩的反乌托邦表达
赛博朋克
色彩
反乌托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托邦≠空想:乌托邦社会主义中“乌托邦”概念的源起、演变与理解
来源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乌托邦 空想 科学社会主义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D09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托邦
空想
科学社会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文献量(篇)
10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