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C/C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采用化学气相沉积与高温渗铜工艺制备了密度为2.01 g/cm3的C/C-Cu复合材料.采用高温氧乙炔焰考察了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烧蚀前后的物相与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20 s的氧乙炔焰烧蚀后,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与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01 mm/s、0.0033 g/s.烧蚀过程中,由于铜的液化及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对材料起到了较好的发汗冷却效果,因此,烧蚀后复合材料表面没有形成明显的烧蚀凹坑,且表面出现了大量毫米级Cu及其氧化物球状熔融颗粒.在烧蚀过渡区与烧蚀边缘区,由于残留球状熔融颗粒的发汗冷却作用,炭纤维与基体结构完好,未发生明显的烧蚀破坏痕迹.
推荐文章
C/C-Cu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冲击性能
C/C-Cu 复合材料
C/C 多孔体
微观结构
冲击性能
C/C-Cu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喷涂钨涂层
复合材料
钨涂层
等离子喷涂
烧蚀
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C/C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烧蚀模型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C-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高温耐烧蚀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炭素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C-Cu复合材料 耐烧蚀性能 烧蚀机理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6,5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78/j.cnki.1001-3741.2022.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C-Cu复合材料
耐烧蚀性能
烧蚀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炭素技术
双月刊
1001-3741
22-1147/TQ
大16开
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和平街9号
12-308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8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2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