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阶段叠加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冲击,引起了劳动者就业结构极化,从而消融了劳动关系集体化.基于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方法,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集体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集体化具有消融作用;劳动力就业结构在人工智能消融劳动关系集体化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人工智能通过增加高、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以及降低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对劳动关系集体化产生消融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在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集体化的作用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集体化的消融作用均显著.最后基于理论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结果,针对人工智能时代集体劳动关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推荐文章
人工智能时代广告场景化传播探析
人工智能
广告传播
场景化
“纺织行业+人工智能”的探讨
人工智能
纺织行业
行业+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专家系统
大数据
云计算
驱动力
人工智能:学校教育智能化创建的探索
人工智能
学校教育
智能化
浅析人工智能与智能会计的发展与联系
人工智能
智能会计
财务共享
发展应用
业财融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智能"消融"劳动关系集体化的实证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关系集体化 劳动力就业结构 中介效应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经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C9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22.02.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智能
劳动关系集体化
劳动力就业结构
中介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相关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popss-cn.gov.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马列·科社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