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转归.方法 对新生儿中心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双侧声带麻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因、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并对患儿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 共纳入28例患儿,男18例,女10例,年龄1~24 d,中位年龄3.5 d.92.9%(26/28)的患儿为足月儿,53.6%(15/28)的患儿为剖宫产.患儿首发症状主要为吸气性喉鸣及呼吸困难,占比高达78.6% (22/28),其次为呛奶及呕吐,占比为14.3%(4/28).先天性双侧声带麻痹23例(82.1%,23/28),其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7例(23.8%),先天性心脏病6例(21.4%),喉气管疾病6例(21.4%),胃食管反流疾病2例(7.1%);后天获得性声带麻痹5例(17.9%,5/28),获得性因素中多发于食管、气管疾病术后(80%,4/5).全部患儿中8例(28.6%)行气管切开.所有患儿随访时间1个月~4年,死亡4例.气管切开患儿8例中,1例12个月时顺利拔管,1例堵管中,余5例目前随访16~47个月声带仍无恢复.观察等待20例患儿中,11例(64.7%)在后期随访的1~38个月内痊愈,声带活动恢复,6例(35.3%)在后期随访的5~17个月内声带活动改善,活动后喉鸣.结论 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病因以先天性多见,共患病因素多,临床多表现为喉鸣及呼吸困难,部分有吞咽困难.气管切开术在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中并不是普遍必要的,多数先天性双侧声带麻痹患儿可自行恢复,预后较好,不要过早行外科手术干预.
推荐文章
新生儿休克的预后分析
新生儿
休克
预后
病因
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及预后随访
新生儿惊厥
临床特点
预后
分析
新生儿双侧气胸高危因素分析
气胸
高危因素
特征
新生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 双侧声带麻痹 临床特点 转归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ical Repor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40/j.issn.1673-3770.0.2021.4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
双侧声带麻痹
临床特点
转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双月刊
1673-3770
37-1437/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3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