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注氮参量的设置与煤体致裂效果密切相关,为研究液氮冷冲击循环过程中不同冷冲击时长对致裂效果的影响,开展不同冷冲击时长(5,10,15,20 min)液氮溶浸试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对比分析各组煤样孔径分布、孔隙数量、孔隙度及吸附/渗流孔变化规律,进而表征煤样在不同冷冲击时长下的孔隙发育程度.研究表明:不同冷冲击时长下煤体孔隙特征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冷冲击时长下中大孔的变化率表现出前期快速增长、后期缓慢增长的现象;冷冲击时长与孔隙度参数变化率、吸附孔和渗流孔占比变化率均呈现指数相关关系,具有"前期增长快速,后期增长平缓"的特点.不同冷冲击时长下的液氮循环溶浸处理本质上是温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循环.对冷冲击时长的控制是基于煤体内部温度降的变化,以期实现更好的热应力致裂作用效果,提高瓦斯抽采效率.该研究对现场循环注氮致裂的冷冲击时长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水与超临界CO2致裂煤体的压裂特征与增渗效果对比
压裂
超临界CO2
水力压裂
无水压裂
裂纹形态
渗透率
液氮深冷冲击作用下岩石传热规律试验研究
液氮
深冷冲击
温度场
温度梯度场
热应力
液氮压裂技术及其前景分析
非常规天然气
储层改造
无水压裂
液氮压裂
液氮溶浸煤致裂的机理研究
煤田地质学
液氮作用
原生裂隙
应力强度因子
裂隙扩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氮冷冲击时长对煤体致裂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冷冲击时长 液氮致裂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热应力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8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D7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冷冲击时长
液氮致裂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热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64
32-1152/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内
28-7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795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