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运用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和基因芯片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查找NSCLC的基因芯片,下载NSCLS患者和正常人组织基因并进行差异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搜索血府逐瘀汤的活性成分和药物靶点;运用Cytoscape v3.6.0软件,以血府逐瘀汤和NSCLC的交集基因与化合物作为输入数据,构建血府逐瘀汤的中药复方调控网络;利用Cytoscape v3.6.0软件,从深度数据包检测数据库(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biological general repository for inter-action datasets,BIOGRID)、人类蛋白参考数据库(human protein reference database,HPRD)等数据库中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运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GEO数据库中获取NSCLC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基因2861个,上调基因1313个,下调基因1548个;获得血府逐瘀汤与NSCLC交集基因69个,候选化合物82个;GO富集分析获得血府逐瘀汤的药物活性成分主要富集在对活性氧的反应过程、营养代谢过程、类固醇激素代谢过程等;血府逐瘀汤治疗NSCLC主要富集在膀胱癌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网络药理学可以通过建立化学成分、靶点、疾病数据库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NSCL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血府逐瘀汤提供数据支持.
推荐文章
血府逐瘀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血府逐瘀汤
临床应用
药理学研究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运用
血府逐瘀汤
不寐
痹证
郁证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脾胃培源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胃癌
脾胃培源方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血府逐瘀汤临床验案举隅
血府逐瘀汤
咳嗽
呕吐
阳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血府逐瘀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西部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府逐瘀汤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8
页数 8页 分类号 R7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74/j.issn.2096-9600.2022.01.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
血府逐瘀汤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中医药
月刊
1004-6852
62-1204/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24号
54-7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53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