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法官对电子数据分析证据审查运用的"认知-决策"经验表明:在采信证据时,由于专业知识壁垒,法官倾向于以对主体资质能力、取证程序、是否鉴定意见等方面的形式审查和可理解证据间的相互印证,替代对分析方法的实质审查;在事实认定运用时,基于确信程度差异,在构建直接证据式和间接证据式证明体系时,赋予该类证据不同价值权重.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官对分析方法的实质审查压力,但基于行为决策科学的理性标准分析,其存在高估或低估该类证据证明价值、不完整分析决策情境的备选方案及可能后果、印证锚定不当与调整不足等非理性风险.为提升运用该类证据认定事实的科学理性,法官应当遵循全面考量决策情境方案及后果的理性标准,通过技术标准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交流、引入审判专技人员等方式强化实质审查能力.
推荐文章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中的运用
大数据技术
电子商务
数据分析
运用
投资决策的非理性分析
投资决策
非理性
认知
失调
多态系统数据分析的逻辑决策算法
数据
分析
决策
算法
人工鱼礁选址合理性分析
人工鱼礁
选址
合理性
海域使用论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子数据分析证据的审查与运用——对法官"认知—决策"经验的理性分析
来源期刊 法律方法 学科
关键词 电子数据分析证据 法官经验 理性决策 内心确信 印证证明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部门法方法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1-449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数据分析证据
法官经验
理性决策
内心确信
印证证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方法
半年刊
32开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