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手术中行单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9-06-01-2021-05-31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过新辅助化疗后拟行手术治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采用单示踪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分析淋巴结检出及患者基本信息、病理标志物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等影响因素.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拟行手术治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为87.50%(98/112),准确率为92.86%(91/98),假阴性率为12.72%(7/55).前哨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2和≥3枚时,假阴性率分别为5/8、12.50%(2/16)和0(0/31),χ2=22.36,P=0.026.Ki-67高和低表达时,假阴性率分别为2.50%(1/40)和40.00%(6/15),χ2=13.81,P=0.001.经过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与Ki-67高表达比较,Ki-67低表达OR=14.087,95%CI为2.108~94.151,P=0.006.与SLN检出数为3枚比较,SLN检出数目1枚OR=10.055,95%CI为1.286~78.600,P=0.028;SLN检出数目2枚OR=12.171,95%CI=1.144~129.553,P=0.038;均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检出假阴性有关联.结论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使用单示踪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总体漏诊率较高,阴性结果不能免除腋窝淋巴结清除.当前哨淋巴结检出数目≥3枚时或Ki-67高表达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准确评估腋窝淋巴结性质,可能是判断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清除与否的可靠方法,但仍需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