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第一次读到歌德与席勒的故事,感叹,这是什么神仙友谊?席勒比歌德小10岁,两入境遇悬殊,是穷小子与富二代的相识,初见话不投机后成莫逆之交.两人的友谊激发出彼此的创作,将当时颓丧的席勒重新拉入文学的怀抱,歌德也仿佛浮士德般焕发第二次青春,两人佳作迭出,共同支撑起德国文学史上辉煌的"古典主义"时代. 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细节,可能是如下这一个:1805年席勒不幸因病去世,被草革安葬,当时歌德也重病在身,无法送好友一程,他哭泣道"我的一半生命逝去了".又过了十多年,席勒下葬的教堂地下室开始清理工程,人们这才发现作家的尸骨已与其他人混在一起,无法辨识.年迈的歌德自告奋勇去狼藉的白骨堆中辨认亡友的遗骸,令现代法医也倍感棘手的鉴定,据说歌德通过抚摸凝视、反复端详就解决了,最终认定其中一颗就是席勒的头颅——"回家吧,伟大的朋友,就像那年在我家寄住一样",将其带回家珍藏.冥冥之中超越生死的那种情感笃信,让质疑倒显得有点无趣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一声别离,我的友谊作家们的决裂时分
来源期刊 国家人文历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3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家人文历史
半月刊
2095-5189
10-1110/K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A座5层
2-33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