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Topping-off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选取84例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临床路径进行手术设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Top-ping-off 手术治疗组42例(改良Topping-off组)及多节段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42例(全椎板组).其中改良Topping-off组,男15例,女27例,年龄28-80(59.57±11.85)岁.全椎板组,男14例,女28例,年龄45~82(64.26±9.19)岁.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活动度等影像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周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所有患者获得 12周随访.改良Topping-of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全椎板组(P<0.05).改良Topping-off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全椎板组(P<0.05).两组术后12周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腰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opping-off组术后1、6、12周VAS均较术前降低(P<0.O1),术后12周ODI较术前降低(P<0.01).全椎板组术后1、6、12周VAS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2周OD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对比术后1、6、12周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2周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改良Topping-off 技术治疗多 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减 少了融合节段总长度,避免或减缓了邻近节段的退变,对维持脊柱的正常运动有积极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推荐文章
融合与Topping-off术对腰椎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脊柱融合术
腰椎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Topping-off术
Dynesys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远期临床对照研究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
椎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老年患者
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对比
腰椎间盘退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动态稳定
非融合
疗效
A 型核纤层蛋白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A型核纤层蛋白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Topping-off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改良Topping-off技术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R6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00/j.issn.1003-0034.2022.03.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改良Topping-off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