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platelet-to-albumin ratio,PAR)对Ⅰ~Ⅲ期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242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Ⅰ~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ROC)曲线确定PAR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AR组和高PAR组.比较两组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术后OS的影响因素.结果:ROC曲线显示PAR最佳截断值为4.52×109,以此将患者分为低PAR(≤4.52×109)组86例和高PAR(>4.52×109)组156例.低PAR组和高PAR组的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AR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77.2%、60.3%均优于高PAR组的72.5%、36.3%、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AR、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为胃癌患者根治性手术术后O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术前PAR以及淋巴结转移均为胃癌根治性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PAR与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存在一定联系,是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推荐文章
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病理分期的关系
胃癌
血小板增多症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病理分期
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炎症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复发
进展
术前外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研究
结直肠癌
外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列线图
微量白蛋白尿预测SICU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
微量白蛋白尿
APACHEⅡ评分
外科监护室
预后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术前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对Ⅰ~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学科
关键词 胃癌 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 总生存期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22.04.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
总生存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创新
旬刊
1674-4985
11-5784/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82-189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7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88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