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静脉注射吲哚菁绿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腔镜手术中辨清肝外胆管结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0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腹部B超检查明确诊断,按照术中是否静脉注射吲哚菁绿将其分为实验组( n=55)和对照组( n=55),实验组术中经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5 mg,术中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导航下行LC。对照组行常规LC。统计实验组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的显影率及显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辨清三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置腹腔引流管及拔管时间、中转开腹及胆管损伤、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复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随访等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 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两组均成功实施手术,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成功显影肝总管,54例显影胆总管,52例可显影胆囊管,且显影三管时间为(15.8±1.2) min。实验组中辨清三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放置腹腔引流管病例分别为(18.5±1.3) min、(64.0±6.8) min、(16.3±6.7) mL、43例,对照组分别为(46.3±8.1)min、(98.7±10.5) min、(53.6±14.9) mL、55例,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无中转开腹及胆管损伤病例,对照组有1例中转开腹及1例胆管损伤病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第一次复查ALT、GGT水平分别为47(31,75) U/L、38(19,114) U/L,对照组分别为62(53,92) U/L、76(63,96) U/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实验组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出院后7 d有1例患者出现少量腹腔积液。 结论:面对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LC时,术中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显影肝外胆管有助于辨清其解剖结构避免胆管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锻炼并提升术者水平。
推荐文章
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在萎缩性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
胆囊次全切除术
萎缩性胆囊炎
应用效果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95例临床分析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术中静脉注射吲哚菁绿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吲哚菁绿 荧光显影 胆管损伤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F3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5396-20210914-0036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吲哚菁绿
荧光显影
胆管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