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和肥胖关系的剂量效应,为该菌用于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8年广东肠道微生物组计划中6 986名包含体重指数、腰围及常见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的志愿者。根据细菌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信息,计算AKK属及其操作分类单元(OTUs)丰度;根据2002年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诊断中心性或全身性肥胖。通过多变量 logistic回归,计算AKK菌每升高一个单位,患肥胖风险的 OR(95% CI)值;通过比较AKK菌第1~20分位数 OR值的变化估计AKK对肥胖的剂量效应。 结果:共注释到3种AKK菌(AKK OTU1、AKK OTU2、AKK OTU3):AKK OTU1及AKK OTU2分布于90%以上人群;AKK OTU3分布于21.7%的人群中;3种OTUs均呈"双峰"分布,但和常见混杂因素的相关性具有差异。AKK OTU1、AKK OTU2及AKK属为肥胖的保护因素,对中心性肥胖的 OR(95% CI)分别为0.95(0.93~0.98)、0.97(0.94~0.99)、0.93(0.91~0.96),对全身性肥胖的 OR(95% CI)分别为0.88(0.80~0.97)、0.98(0.93~1.02)、0.81(0.74~0.89);该保护效应在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仍然显著。通过剂量分析可知,AKK菌对中心性肥胖和全身性肥胖的保护效应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加,达到显著保护作用的最小剂量分别为1.83%和4.98%。 结论:AKK菌是肥胖的保护因素,但肥胖干预需要考虑AKK菌剂量效应及不同菌种/株水平的差异。
推荐文章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及其在肥胖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肥胖
肠道菌群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各亚型丰度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帕金森病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丰度
亚型
尿酸
生物标志物
北半球冬季环流异常与ENSO的非线性关系
ENSO
冬季环流异常
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
滨海软土黏滞系数非线性特性及其表达
滨海软土
黏滞系数
三轴蠕变
直剪蠕变
非线性流变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和肥胖的非线性关系及其人群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益生菌 肥胖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剂量效应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311282-20210519-003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益生菌
肥胖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剂量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月刊
1000-6699
31-1282/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41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90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78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