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双腔起搏患者优化房室间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80例,40例于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进行房室间期优化(优化组),40例保持出厂默认的房室间期设置不变(非优化组).于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观察基点)行食管心电图检查,测量两组房间传导时间、心房感知心室起搏的房间传导时间、双腔起搏的房间传导时间及室间传导时间;比较观察基点及术后6、12、18个月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分析最佳左房室间期与心率的相关性.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优化组优化后起搏房室间期和对应的左房室间期均较优化前明显延长[(162.5±21.3)ms vs.150.0 ms,(131.5±11.9)ms vs.(120.7±14.7)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后感知房室间期和对应的左房室间期与优化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5.0±22.6)ms vs.120.0 ms,(128.8±12.2)ms vs.(123.6±16.8)ms].优化组优化后有效舒张时间较优化前明显延长[(505.8±80.9)ms vs.(352.7±68.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术后6、12、18个月左室整体纵向平均应变、有效舒张时间均高于非优化组,术后12、18个月左房容积指数均低于非优化组,术后18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非优化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比值均低于非优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组心率与最佳左房室间期呈负相关(r=-0.911,P=0.000).优化组术后12、18个月新发心房颤动比例均低于非优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超声心动图指导个体化房室间期优化可以改善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左室舒缩功能,减少或延迟房颤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超声心动图对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的指导作用
双腔起搏器
房室间期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指导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的评价研究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功能
双腔起搏器
房室间期
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房室间期的程控管理
房室间期
心脏超声
双腔起搏
AV间期对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LVEF、NT proBNP的影响
双腔起搏器
AV间期
左室射血分数
N 末端脑钠肽前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心动图指导双腔起搏患者房室间期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室间期 双腔起搏器 心室功能 房室传导阻滞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9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40.45|R31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978.2022.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室间期
双腔起搏器
心室功能
房室传导阻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