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盆腔腹膜重建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组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连续行腹腔镜辅助经腹前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肿瘤距肛缘≤10 cm;(2)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3)临床资料完整;(4)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排除标准:(1)急诊手术;(2)既往肛门功能不良者或行肛门手术者;(3)术前诊断远处(肝、肺)转移;(4)合并肠梗阻;(5)手术中因各种原因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盆底腹膜重建方法:使用SXMD1B405(STRATAFIX螺旋PGA-PCL,Ethicon)。第1针从直肠左前壁向右侧缝合固定重建直肠,随后继续进针缝合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然后用Hemo-lok固定;第2针从第1针的起点开始,3~4针后,经左下腹套管针孔置入骶前引流管,随后继续缝合左降结肠外侧腹膜切口,最后用Hemo-lok固定。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和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术后3~6个月进行盆腔MR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解剖结构。结果:共230例患者入组研究,其中58例术中进行了盆底腹膜重建(研究组),另外172例不进行盆底腹膜重建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77.5±33.0)min比(148.7±4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术后肺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全组共计发生吻合口漏8例,研究组2例(3.4%),经保守治疗出院;对照组6例(3.5%)中,5例(2.9%)经二次手术治疗后出院。术后Wexner评分和LARS评分,研究组为(3.1±2.8)分和23.0(16.0~28.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3.4)分和27.0(18.0~32.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018, P=0.003和 Z=-2.257, P=0.024);LARS严重程度分级中,研究组重度者占16.5%(7/45),对照组则占35.5%(50/14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4.373, P=0.373)。术后3~6个月盆腔MRI检查发现,小肠堆积于盆底的现象在研究组中的发生率为9.1%(3/33),在对照组中为46.4%(64/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537, P<0.001)。 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采用倒刺线进行盆腔腹膜重建安全、可行,可能降低吻合口漏患者二次手术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
推荐文章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体会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疗效
并发症
经肛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低位直肠癌
经肛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
常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
2年生存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临床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直肠肿瘤,中低位 腹腔镜手术 盆底腹膜重建 肛门功能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6-3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441530-20210520-002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肠肿瘤,中低位
腹腔镜手术
盆底腹膜重建
肛门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