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NMZL)临床病理学特点及BRAF V600E和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诊断的NMZL 3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及Sanger测序法检测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患者男性20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69岁(范围36~82岁),临床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头颈部淋巴结最多见(22/32,68.8%),其次为腹股沟(12/32,37.5%)、腋窝(11/32,34.4%)、纵隔(5/32,15.6%)、腹膜后淋巴结(4/32,12.5%)。患者多处于Ann Arbor分期Ⅰ/Ⅱ期(21例)。形态学表现为弥漫型(24/32,75.0%)、结节型(5/32,15.6%)、滤泡间型(2/32,6.3%)及滤泡周型(1/32,3.1%)的生长模式,肿瘤细胞呈单核细胞样、中心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及不同程度的浆细胞样分化。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43(11/32,34.4%)、bcl-2(20/32,62.5%)、MNDA(13/32,40.6%)、CD5(2/32,6.3%),Ki-67阳性指数10%~40%。2例(2/32,6.3%)BRAF V600E突变,所有病例MYD88 L265P均无突变。随访时间为6~110个月,18例生存,5例死亡。结论:NMZL形态多样,缺乏诊断特异性免疫标志物,需与多种B细胞淋巴瘤相鉴别。NMZL无MYD88 L265P突变,可伴有BRAF V600E突变,其突变率还需进一步大宗病例进行研究。
推荐文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YD88 L265P突变研究进展
MYD88 L265P突变
信号通路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oll样受体
MYD88L265P及CXCR4WHIM基因突变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中的意义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MYD88L265P
CXCR4WHIM
基因突变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病理特征、IgM 表达及与MYD88 L265P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MYD88 L265P突变
免疫球蛋白M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24例临床分析
结边缘区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BRAF V600E和MYD88 L265P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淋巴瘤,B细胞 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诊断,鉴别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11220-009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瘤,B细胞
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诊断,鉴别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