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上诊断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例AIT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对11例AITL患者送检的淋巴结标本进行肉眼检查的结果显示,这些淋巴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其长径为1~4.7 cm,均可见包膜存在.镜下检查可见个别淋巴结残存萎缩的生发中心,但大部分淋巴结的结构完全消失;部分标本存在明显的淋巴结包膜浸润现象,可见典型的肿瘤细胞弥漫浸润(为较小的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核膜存在和颜色较淡的胞质,肿胀的内皮细胞呈分枝状;背景可见反应性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增生,且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明显,分布为网状.11例患者送检的淋巴结标本经免疫组化检查均可见CD3呈弥漫性表达,CD10、Bcl-6和CXCL13呈不同程度的表达,CD8和CD4呈混合性表达.结论: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是淋巴结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淋巴结包膜存在,镜检可见大部分淋巴结的结构完全消失及典型的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可见CD3呈弥漫性表达、CD10、Bcl-6和CXCL13呈不同程度的表达.
推荐文章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病理组织学
培门冬酶辅助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
培门冬酶
缓解率
毒副反应
肝脾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淋巴瘤,T细胞,外周
骨髓
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当代医药论丛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检查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7629.2022.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检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2095-7629
22-1407/R
大16开
吉林市船营区解放中路华南小区27号楼3单元24号
12-314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4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