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药理探讨甘草及甘草次酸药效/副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网络药理,从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寻找甘草及其中甘草次酸相关化学成分.根据二者的性质、药效,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50.0%(甘草)/OB≥17.0%(甘草次酸),类药效(DL)≥0.18作为筛选条件,寻找与候选化合物相关的潜在靶点,构建其成分-靶点,靶点-疾病及副作用的网络图.结果:选择OB≥50.0%(甘草),OB≥17.0%(甘草次酸),DL≥0.18作为筛选条件,结果表明:共43个候选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OB、DL特性;43个候选化合物与潜在的靶标之间构建相互作用网络图,图中共计结点136个,潜在靶标93个,网络线合计744条,甘草次酸具有6个潜在靶标,说明甘草及甘草次酸的成分与靶点蛋白的分子良好的结合能力.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图中,甘草及甘草次酸合计结点102个,其中44中相关疾病,58个靶标,合计边57个,一个靶蛋白能与多个疾病相互作用.罗列甘草次酸常见的不良反应绘制网络图,不良反应共有13种.结论:基于网络药理,验证了甘草及甘草次酸的基本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以及甘草次酸的副作用,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推荐文章
甘草次酸减轻放射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甘草次酸
电离辐射
炎症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甘草次酸
衍生物
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炙甘草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炙甘草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甘草及甘草提取物对各系统的作用概述
甘草
甘草提取物
药理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网络药理探讨甘草及甘草次酸药效/副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化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网络药理 甘草:甘草次酸 靶点 药效 副作用 分子作用 网络图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Experiment &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2|R2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865.2022.03.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药理
甘草:甘草次酸
靶点
药效
副作用
分子作用
网络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化工
半月刊
1007-1865
44-1238/TQ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46-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95
总下载数(次)
75
总被引数(次)
74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