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研究集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5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31

汉语史研究集刊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汉语史研究集刊》(年刊)是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汉语史研究所主办的语言学汉语类专业刊物,1998年创刊,主要刊登从历时或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汉语的专业研究论文,倡导在扎实语料的基础上探“求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演变规律,提倡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鼓励借鉴和吸收现代语言学新的理论和方法,希望在拓宽典籍语料研究领域的同时,关注出土文献和现代活的语言资料,并广泛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 更多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汉语史研究所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610064
地址: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版文献量(篇)
85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3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蔣冀騁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17
    摘要: 文章吸收古文字的研究成果,證以《説文》體例,對《説文》某些字的注音和釋義以及字形解説提出了一些看法,補充或糾正了許慎和前人的一些説法。
  • 作者: 楊軍 黃繼省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8-24
    摘要: 《禮記音義》有:'卝人,革猛反,又虢猛反。徐如猛反。'其中涉及文字譌誤和唐人以新反切改造舊反切兩個問題。本文根據《經典釋文》前後注音,指出'革'是'華'之誤,'如'為'姑'之譌而通志堂本等又...
  • 作者: 皮華林 蔡夢麒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5-35
    摘要: 與《王韻》相對照,《廣韻》較《王韻》增加了296個小韻,這些新增小韻從來源的角度分析,有的直接來自唐五代其他韻書,有的則來自《王韻》等唐五代韻書的提示又音,有的則來自韻書以外的其他注音材料,...
  • 作者: 劉子瑜 劉宋川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6-48
    摘要: 本文討論唐詩中一字平上去(或平去入)三讀而義別和三讀義同的問題。唐詩中一字平上去(或平去入)三讀而義別的字共有7個:卷、莞、長、咽、與、濟、累。三個音讀先後產生的次序不盡相同,有的是平、上、...
  • 作者: 杜玄圖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49-61
    摘要: 作為一種傳統注音方法,反切的基本原則是切上字與被切字雙聲,切下字與被切字疊韻。因此,理想的切語當是:切上字有確定的聲母,不宜為多音(聲)字;切下字有確定的韻母和聲調,不宜為多音(韻)字。否則...
  • 作者: 王苗 馬坤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2-75
    摘要: 黃侃的古本紐學説在發表之初即引起了較為廣泛的討論。時至今日,學者對這一學說的認識和評價仍存在一定分歧。在前人的基礎上,我們梳理了黃氏在推求本紐和本韻的過程中各自所依據的基礎和預設,較合理地還...
  • 作者: 陸燕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76-85
    摘要: 《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較多地反映了時音,在《禮部韻略》一系韻書中特出。我們從毛氏父子對《禮部韻略》的改動中糅合古音與時音的契點出發,分析了毛氏在書中引進時音的深廣的社會背景,發現其根源是模糊不...
  • 作者: 莊會彬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86-105
    摘要: 本文結合漢語歷史音變的幾個事實以及漢語各分期音位組合面貌,首先指出漢語歷史音變不應當視作自然音變,而應視作一種劇變;進而對這一音變的內在機制做了考察。文章提出漢語歷史音變由三種的內在機制共同...
  • 作者: 胡麗珍 雷冬平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06-121
    摘要: 副詞'特為'有兩種功能,一種是程度副詞,一種是情態副詞。'特為'作程度副詞的用法是通過程度副詞'特'加副詞詞尾'為'直接構成的,@種'特為'的內部結構是附加式的,它的形成是突變的。而'特為'...
  • 作者: 程亞恆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22-130
    摘要: 中古漢語中存在大量的'V1+O+令/使+V2'句式。'V1+O+令/使+V2'結構本質上屬於連動結構,其功能是經常充當句子的謂語。'V1+O+令/使+V2'句式最早出現於先秦時期,它可能的來...
  • 作者: 盛益民 陶寰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31-145
    摘要: 本文梳理了《越諺》《梅花戒寶卷》等清末以來五部文獻中紹興方言人稱代詞的歷史變遷,並據此探討了紹興方言人稱代詞的歷史演變及系統整合。在此基礎上,文章討論了北部吳語第二人稱單數、複數的來源類型。
  • 作者: 周岷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46-159
    摘要: 本文分析Chinese Lessons for First Year Students in West China(《華西一年級學生漢語教科書》)的聲韻調系統,並結合當代成都話的相關資料和其...
  • 作者: 蕭婭曼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60-172
    摘要: 上古早期文獻中的'有夏'之類'有',原本作'■',@個■並非所謂詞頭。甲骨文■是殷商時代以至遠古時代生殖崇拜的偶像之符。楷書'有'來自■_甲→■_甲→■_金→■_隶的最後楷化。■是生殖崇拜、...
  • 作者: 陳秀蘭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73-203
    摘要: 本文對勘梵、漢本《撰集百緣經》《維摩詰經》《金光明經》《妙法蓮華經》裹面表示複數的人稱代詞,旨在探討漢譯佛經裏面表示複數的人稱代詞與梵文原典的關係。通過逐一對勘梵、漢本《撰集百緣經》《維摩詰...
  • 作者: 王彤偉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04-215
    摘要: '條'在東漢前中期才出現了量詞用法,首先稱量的是'法律條文'和'道路',稱量樹木枝條的例子要晚至南北朝時的宋代才出現。量詞'條'的稱量對象在唐代有比較大的發展。這些稱量對象,不論抽象與具體,...
  • 作者: 劉靜靜 徐時儀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16-222
    摘要: '掛單'的'單'似指寫有僧人姓名的紙,與'籌'相似,用作憑證。僧人把衣缽掛在紙上寫有相應姓名的鉤子上,'名單'一詞似源於此。僧人坐禪、禮佛、食臥的座床所占長六尺、寬三尺的空間位置為一個規定的...
  • 作者: 盧烈紅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23-233
    摘要: 義為'見面考察以確定婚戀對象'的'相親'一詞近十幾年來使用頻率頗高,大陸一般民眾和《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都讀為'xiāngqīn'。本文指出,'相親'@一組合實際上可分為'相親1'和'相...
  • 作者: 儲泰松 郭常艷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34-245
    摘要: '斬'的核心義素是'斷',結果是被'斬'的物件不再相連,使之而斷的動作可以是'砍',可以是'割'。開始施行的對象往往是人,後來擴展到布匹、山石等,相對於被斬物體的原有外表而言,被斬後的橫切面...
  • 作者: 陳文杰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46-257
    摘要: 漢語方言是研究漢語史的重要證據之一。方言證古是我國語言學研究的一個古老傳統。本文結合實例從以下數個方面談方言在佛經詞語研究中的價值和作用:方言助印證、補充詞義;方言助觀察詞彙傳承發展;方言助...
  • 作者: 陳明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58-266
    摘要: 本文以梵漢對勘的方法,選擇唐代義淨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典中的'矯心'等十個詞語進行解釋,旨在加深對中古律典詞語的理解,並為編辑中古佛經詞語詞典提供實證的語料。
  • 作者: 高天霞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67-273
    摘要: 《開蒙要訓》是發現于敦煌藏經洞的我國古代的一種蒙書。此書自發現以來,已有多位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其中寫本校録方面高水平者當屬張涌泉、張新朋二家。然就其中'牞勦壯健''胭脂靨黛''曹府恐竅''...
  • 作者: 王勇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74-285
    摘要: 吐魯番出土契約文書中有'租借'義的'夏'一詞,對於該詞的理據,學界早有關注,但至今仍未有定論。本文將歸納與演繹相結合,在概念框架、詞化、同步引申、詞義同往往理據同等理論和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利...
  • 作者: 劉祖國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86-302
    摘要: 本文分七個方面介紹進入21世紀以來(2000-2016年)道教文獻詞彙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為今後的研究提供參考。
  • 作者: 惠紅軍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03-309
    摘要: 文章對《現代漢語詞典》中新增的'■'字進行了考證。通過文字演變、姓氏流變、語音演變的綜合分析,文章認爲,'■'是'惠'的一個異體字,'■'作爲姓氏實際上是'惠'姓的不同寫法,二者的讀音差異在...
  • 作者: 游黎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10-316
    摘要: 近代學者已對《風俗通義》一書進行了較為詳細、準確的校釋與翻譯。然而由於本書內容豐富、年代久遠,今人對其中部分語詞的理解存在問題,造成對本書的部分注釋、譯文仍有不夠準確之處,影響了讀者和研究者...
  • 作者: 李家傲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17-322
    摘要: 禪宗文獻中,'吉嘹舌頭'指舌頭彎曲卷翹的狀態或動作,含有'多言''喋喋不休'之義。'吉嘹'的語源義是'彎曲'。
  • 作者: 丁慶剛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23-329
    摘要: 漢文佛典是漢語史研究的重要語料,然而在歷代傳抄和刊刻過程中出現不少文字訛誤,給佛經文獻的校理和語言研究造成很大的障礙。文章主要利用字形考辨、異文比勘、辭例歸納等方法對《五分律》中'貪餘''釜...
  • 作者: 王其和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30-343
    摘要: 朱駿聲在《説文通訓定聲》中徵引了大量江蘇方言俗語,共計267條。通過引證蘇俗方言,朱駿聲或考釋名物,或闡明詞義,或指出蘇俗方言本字,創獲尤多。這些蘇俗方言有的仍活躍在今天口語中,有的已經消亡...
  • 作者: 郭海洋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44-354
    摘要: 學術筆記是古代學者學術研究的重要載體,其中含有大量詞彙研究內容,這些研究內容如能加以整理利用,可作為漢語詞彙史研究的重要語料。目前學術界對漢語詞彙史的語料性質尚未有明確的劃分,對於學術筆記作...
  • 作者: 李娟紅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55-364
    摘要: 得體是取得語效的首要條件。筆者通過考察發現,文人筆記中的得體話語主要通過'禮貌'和'幽默'兩個原則實現語效。表達空間在語效的實現過程中尤其重要,該表達空間有主、客觀之分,主要通過在表達載體和...

汉语史研究集刊基本信息

刊名 汉语史研究集刊 主编 俞理明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汉语史研究所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610064 电子邮箱 hanyus98@163.com
电话 028-854113 网址
地址 四川大学中文系

汉语史研究集刊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汉语史研究集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