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討論唐詩中一字平上去(或平去入)三讀而義別和三讀義同的問題。唐詩中一字平上去(或平去入)三讀而義別的字共有7個:卷、莞、長、咽、與、濟、累。三個音讀先後產生的次序不盡相同,有的是平、上、去,有的是平、去、入,或上、去、平;三讀用以@示本義、引申義或假借義的不同。平上去三讀而義同的字群有7字:拖、沽、酤、鄢、但、盪(蕩)、醒。7字音讀產生的次序亦可分為三小類:平、上、去,上、平、去,上、去、平。@類字群的義項較為簡明。三讀義別字群的音義到現今發生了變化,多數演變為兩讀義別,僅個別字保留三讀義別;而三讀義同的字群到現今在義項方面基本未變,音讀則都簡化為一讀。@種音義關係和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唐代詩體聲律的需要,為詩人依律審音用字提供了更為自如的選擇餘地。唐以後@種用法衰減。只有理解諸字在唐代的音義關係以及到現代的音義變化規律,才可以準確解釋諸字在唐詩中的音義,進而分析唐詩的平仄律式和體格。
推荐文章
螞蟻記憶系統應用於車輛途程問題
螞蟻演算法
車輛路徑問題
啟發式演算法
唐容川六经理论的诠释学分析
伤寒论
六经
诠释学
唐松草属六新种
毛茛科
唐松草属
新种
中国
唐代名茶“茱萸簝”之“簝”字考释
唐代名茶
茱萸簝
考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唐詩的字義和平仄音讀問題之六
来源期刊 汉语史研究集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唐詩 平上去三讀 常讀與偏讀 義別 義同 平仄律式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I207.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劉子瑜 北京大學中文系 2 0 0.0 0.0
2 劉宋川 湖北大學文學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唐詩
平上去三讀
常讀與偏讀
義別
義同
平仄律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刊
16开
四川大学中文系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