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苏轼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14
总下载数(次)
5

中国苏轼研究

《中国苏轼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学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辑刊。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00872
地址: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214
总下载数(次)
5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杨松冀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11
    摘要: 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1]107可以说,苏轼是中国...
  • 作者: 董宇宇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2-24
    摘要: 肇端于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已经成为解释传统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型的"通用"视角。对连续的历史进行分期原本就见仁见智,真正引起争议和质疑的则是,"唐宋变革"能否涵盖各个方面。但从文...
  • 作者: 梁博宇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5-34
    摘要: 苏轼的思想内涵极为广博,兼及儒、道、释诸家思想,而又能融会贯通,用舍自如。其中,道家思想占据了相当重要的部分。在讨论苏轼的思想时,学界的着眼点往往局限于苏轼的文学作品,乃至章表奏议等行政文书...
  • 作者: 司聃 郭焕敏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5-47
    摘要: 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因在诗文中讽刺时弊,在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湖州军州事任上被捕,随后被朝廷所派来的中史皇甫遵带入京城御史台监军关押,时间长达五个月。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苏轼被...
  • 作者: 由兴波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48-57
    摘要: 苏轼的文艺思想,将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融合在一起,强调创作主体情感的自然流露,追求文艺创作的"自然"状态。苏轼注重创作过程的自然、随意,不刻意为之,曾要求作书时"心忘其手手忘笔"[1]618(...
  • 作者: 杨婕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58-72
    摘要: 北宋的苏轼以其惊人的天赋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同时又因其深刻的哲思留下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诗学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北宋时期的诗学思想。南宋的严羽因《沧浪诗话》成为宋代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
  • 作者: 达亮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73-79
    摘要: 苏东坡继唐朝白居易、柳宗元、裴休之后,再度以文人的感性,抒发谪贬之中的苦闷,以诗词文赋、金石书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诗词饱含情感,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似秋鸿来有...
  • 作者: 吴宇轩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80-107
    摘要: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经大起大落。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苏轼对仕隐关系有着很深的思考,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苏轼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1]164。苏轼经历过矛盾痛苦...
  • 作者: 张静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08-125
    摘要: 苏轼自嘉祐元年(1056)出蜀赴京至建中靖国元年终老常州,除两次短暂的回乡奔丧、为父母守孝外,再未能回到故乡。尽管如此,他也从没有停止对家乡的思念、没有放弃归乡的期盼,他把那些隐藏在自己内心...
  • 作者: 谢仿贤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26-135
    摘要: 茶兴于唐,盛于宋。苏东坡生活的北宋中晚期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极盛时期。宋代文人好茶成风,苏东坡尤甚,自谓平生饮酒、唱曲、下棋三不如人,却深得"茶中三昧"。他熟谙种茶、评水、烹茶、品茶之法,对...
  • 作者: 江惜美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36-149
    摘要: 苏轼与常州的渊源,起初是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那一年,他进京赶考,进士及第。蒋之奇、单锡、胡宗夫提及江南的秀丽风光,苏轼心向往之。当时,他与蒋之奇在琼林宴同坐,彼此相谈甚欢,甚至有卜...
  • 作者: 乔婧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50-163
    摘要: 月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1]264月不仅是时...
  • 作者: 喻世华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64-176
    摘要: 杨慎与苏轼同为蜀人,同为文化大家,其相互关系自然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学界也有一些研究成果面世。早在1984年,周子瑜就杨慎对苏轼道德文章的景仰与评价展开过研究[1];1992年,赵永康亦对...
  • 作者: 喻世华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77-185
    摘要: 苏轼与世居或者侨居润州的士人刁约、王存、苏颂(苏坚、苏庠)、米芾、沈括、俞康直、蔡肇、瞿汝文、焦千之,与宝觉、园通、焦山长老、佛印等佛教人士都有过或深或浅的交往。苏轼写给相关人士的尺牍,是研...
  • 作者: 庞国雄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86-202
    摘要: 黄彻,生卒年不详,字常明,号?溪居士,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北宋宣和甲辰(1124)登第,曾先后任辰溪县丞、沅州军事判官、麻阳县令、嘉鱼县令和平江县令。投印南归后,他在老家兴化?溪写下《?溪...
  • 作者: 江枰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03-216
    摘要: "志林"之为书名,最早出自东晋虞喜。据《晋书·虞喜传》,虞喜"为《志林》三十篇"[1]2349。严可均称虞喜"有《志林》三十卷,《广林》二十四卷,《后林》十卷"[2]1932。这些作品大多失...
  • 作者: 李公羽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17-229
    摘要: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峻灵王庙正门前的一座古老石臼凹槽内,现存一块断损的古碑,断碑高七十二厘米,宽六十六厘米,厚十五厘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庞大海介绍,断碑发现于二水洲中县治旧址,明...
  • 作者: 徐建芳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30-244
    摘要: 苏轼在地方官任上颇有政绩,[1]但关于苏轼在地方官任上颇有政绩的原因,目前的研究多止步于苏轼"仁政爱民"[2]、有"民本思想"[3],并没有进一步探究。其实,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掌握方法(...
  • 作者: 李公羽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45-259
    摘要: 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民生情怀作为古代士大夫的理政追求,成为后世有理想、有抱负的执政者的方向和目标,也成为世代百姓歌颂、拥戴的楷模。北宋中后期空前严酷的禁榷制度,特别是榷盐...
  • 作者: 李景新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60-273
    摘要: 一、苏东坡居儋时期对养生的哲学思考苏东坡的养生理念是儒释道理论与陶渊明人生哲学的融合,不过其养生理论的主要来源是道家。苏东坡少年时曾在眉山天庆观跟随道士张易简读书三年,这为他一生对道教的兴趣...
  • 作者: 王世焱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74-294
    摘要: 苏轼、苏过父子于绍圣四年(1097)七月抵儋,居儋生活近三年,于元符三年(1100)六月北归。其居儋期间,从对琼岛怀有猜测、陌生与恐慌,以及对"投之生黎,俾勿冠履"[1]1040的生活产生疑...
  • 作者: 刘继增 张建功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95-302
    摘要: 在地名文化遗产融入世界遗产保护范畴[1]106的大背景下,探究苏轼遗址遗迹地的地名文化遗产价值,是苏轼研究面临的新课题。在苏轼长眠地今河南郏县列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进一步探究其词...
  • 作者: 吴书芹 吴厚昆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03-314
    摘要: 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海南考察时做重要讲话,先后引用了苏东坡的四段诗文来赞美海南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在海南所作的三句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
  • 作者: 宋春光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15-323
    摘要: 苏轼形象经历两宋之后,其某些性格特点因深契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而被逐渐夸大以致成为苏轼形象的本质属性,且又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相碰撞。在包括科举制度、市民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元代人...
  • 作者: 彭桐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24-330
    摘要: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服饰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精神价值追求和思想文化底蕴。宋代服饰带有一些魏晋"冠小而衣裳博大"的遗风,宋画中着广袖博...
  • 作者: 刘清泉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31-333
    摘要: 与都江堰相关的苏轼诗文极少,仅存《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和《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苏轼《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1]5165表达了他对同乡的羡慕和对故乡的向往。诗云:籋尽霜须照碧...
  • 作者: 杨一泓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34-343
    摘要: 苏辙晚年卜居颍昌,作为元祐旧党独自生存于党禁环境之中,思归故乡,寻求内心的安宁,但又并未真正远离朝政,立言反思北宋朝政,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体现出矛盾的晚年心境。在对现实悲感的深刻感受中,苏...
  • 作者: 杨一泓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44-354
    摘要: 苏辙晚年闲居颍昌,依然心系政治,与朝廷保持着疏离又紧密的微妙关系。以苏辙晚年所作史论文《历代论》为考察中心,可见苏辙散文在晚年生存语境下整体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写作特色。他的散文以传达立意为先...
  • 作者: 方永江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55-366
    摘要: 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
  • 作者: 王维玉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67-382
    摘要: 美国学者唐凯琳以"散为百东坡"为题,来描述西方汉学界以不同视角与方法研究苏轼时,所呈现出多重苏轼肖像的状况,并进而指出:"苏轼作为一个有趣的人物,他总是在不同时代里引起不同的论题,受到不同的...

中国苏轼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苏轼研究 主编 冷成金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872 电子邮箱 lengchengjin2@163.com
电话 网址
地址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苏轼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苏轼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