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集系列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32
总下载数(次)
1

切磋集系列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610000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
出版文献量(篇)
132
总下载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高小强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3-17
    摘要: 引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常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人”、“心”、“理”,究竟是指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理呢?凭什么说是人就有此心,是人心就有此理呢?这里的“人”当然是指所...
  • 作者: 高小强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8-31
    摘要: 一《孟子·公孙丑下》:沈同(沈同,齐臣)以其私问(以私问,非王命也)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①(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传之先君。私以与人,则...
  • 作者: 黄玉顺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35-55
    摘要: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学者,各位学员:早上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到长白山书院来,讲一讲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交流。刚才鞠曦先生谬奖,我还没达到那么高的水平。我希望这个会讲,不是我一个人在这说...
  • 作者: 黄玉顺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56-82
    摘要: 按计划讲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是关于生活儒学的。昨天我本来想把生活儒学做一个大致的介绍,但是早上因为记者(采访)耽误了一些时间,实际上昨天我只讲了两点,一点其实就是给出了(生活儒学的)一个大...
  • 作者: 刘朝霞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85-96
    摘要: 题记:严格来说,这篇文字不能算作学术文章。其初稿完成于大学时代,是心灵成长的纪念物之一。参加工作以后,因为要开魏晋玄学课,而我本人的专业是佛学,并没有作过玄学方面的专题研究,所以又翻出这篇幼...
  • 作者: 刘朝霞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97-110
    摘要: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从其诞生之初,即面临着如何妥善处理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传统宗教——婆罗门教,以及同属沙门团体的耆那教等众多新兴宗教的关系的问题。佛陀以他无尽的智慧、广大的悲愿,从善...
  • 作者: 麻尧宾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13-124
    摘要: 宇宙世界与人伦世界的二而一,乃系中国哲学一大性格特质。儒家体系的茂林修竹、别开生面,以是奠基。宇宙的主观化和人伦的客观化,何以交互发生?彼岸的自然生命,怎样实现为此岸的道德生命(抽象的无限,...
  • 作者: 麻尧宾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25-139
    摘要: 《论语》、《中庸》开启的“过不及”论题,系儒家中庸哲学之一重要部分。其在宋儒得以反响与接应,确有两系之分路:主理的朱子一路,主物的水心一路。有关叶水心之中庸之德诸论的表述,大抵集中在《水心文...
  • 作者: 曾海军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43-154
    摘要: “争”是每一个古老的文明,在面对人性而安排秩序时,必然要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论语》中一句“矜而不争”,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儒家对于“争”的问题,似乎显得过于轻描淡写,甚至会被误认为是在逃避...
  • 作者: 曾海军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55-166
    摘要: 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三纲”的提法仅两见,其中一处“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第五十三》),自“五四”以来就一直为现代学人所不齿,以至于对传统儒家最具同情心之人,亦不免与此保持距离...
  • 作者: 丁纪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69-194
    摘要: 《论语》各章,以其流传之广而言,如总章一(“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总章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总章二七(“温故而知新”)、总章三一(“学而不思则...
  • 作者: 丁纪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95-219
    摘要: 一魏征、狄仁杰皆有“不以四夷疲敝中国”之论。以汉唐人之在世感受言之,何处为中国?何处为“边塞”?至于一出其边,如出天地外。在中国,虽亦时有为客之感;一出中国,则几于不为人.惶恐绝望乃如此.可...
  • 作者: 李秋莎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223-239
    摘要: 朱子与其讲友张南轩曾各著有一篇《仁说》,今存朱子文集卷六十七及《南轩集》卷十八。两篇《仁说》,既基本上同取释名义、示求仁之方、辟歧误之结构,又俱以仁性爱情心主、克己、辟以爱公知觉为仁为说,其...
  • 作者: 丁纪 曾海军 李秋莎 王明华 诸学友 赵玫 邓晓可
    刊名: 切磋集系列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243-258
    摘要: 戊子十一月十九日(2008年12月16日)下午,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方向丁纪、曾海军、赵玫、李秋莎、王明华、邓晓可诸学友进行非正式学术集会,讨论陈少明教授所著《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

切磋集系列基本信息

刊名 切磋集系列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61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

切磋集系列评价信息

切磋集系列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