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历史论丛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94
总下载数(次)
1186
总被引数(次)
1

语言历史论丛

Papers on Languages and History

主办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610000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
出版文献量(篇)
194
总下载数(次)
1186
总被引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郑张尚芳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1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汉语及其亲属语言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元音的大推移及高顶分裂现象,跟英语的元音大推移的过程和变化机制都很相似,此元音高化规律的应用对汉语语音史的重建很有意义。
  • 作者: 张维佳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2-45
    摘要: 本文从分歧的语言观的分析入手,通过梳理语言地理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发展历程,阐述其学科性质和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作者: 黄树先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46-55
    摘要: 跨语言的词义比较有助于我们梳理汉语词义发展,深入理解词义发展演变的规律。本文采用比较词义的方法,对汉语四组九个词条词语的语义发展展开讨论。
  • 作者: 刘志成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56-78
    摘要: 转注一书魏晋、唐、宋、元、明少有言之中的者,因为他们都脱离了班固所指明的六书皆“造字之本也”的关键方向。直至清代学者方有人理解转注之真谛。古今字历史上也有争论。本文兼论转注造字法和古今字的关...
  • 作者: 胡娟 钟如雄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79-97
    摘要: 字本义”就是通过文字的构形意图记载的初始意义,也称“字形义”。华夏先民用构形意图来表现认识的思维成果——概念大致有两种方法:直观图标与意会图标。文字在原创时与实物都是对等的,创造者想要表示的...
  • 作者: 周作明 曹利华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98-114
    摘要: 要更全面了解某时期汉语的面貌,有赖于发掘更多语料中的语言事实。以陶弘景《真诰》为代表的早期道经,也记录了不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事实。本文认为,《真诰》中的“仙真降诰”、“在世记述”和“叙录...
  • 作者: 黄建宁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15-127
    摘要: 本文结合方言材料和传世文献语料,试对四川方言小说《跻春台》中的“煞搁”“板搞”“二十三”“扯炮湖”“柁窖”“降像”“冲墙”“嚣拥”“坐斗”等方俗词语做一粗浅考释,希望尽量对这些方俗词语给出较...
  • 作者: 袁雪梅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28-143
    摘要: 与现代成都话不同,代表19世纪后期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语音的《西蜀方言》和《汉语教材》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其分布状况与今北京话不同,但与今保留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四川自贡、西昌等地的分布状况...
  • 作者: 周及徐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44-156
    摘要: 举成都话中的俗语词24例,通过比较方言语音共时差异和历时差异的方法,根据语音对应规律,找出方言“本字”。
  • 作者: 刘海燕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57-176
    摘要: 连动句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逻辑谓词,多个逻辑谓词受否定词限制或约束时,呈现出结构不平衡现象,有的句子由此而形成了歧义,这为对外汉语教学和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带来一定的困惑。纵观其内部复杂的语义内...
  • 作者: 何文彬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77-204
    摘要: 吧”是普通话的基本语气词,功能复杂多样。本文以主观性理论为基础,从“人的活动”多样性角度看“吧”的不同功能,并据此讨论其“祈使”、“测度”、“委婉性”、“交互性”等功能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从...
  • 作者: 陈颖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05-217
    摘要: 本文以集合论为基础,讨论“除了A,B+VP”句式的语义和用法,指出该句式的本质在于基于集合的一致性,而非简单的排除或加合,使用目的是符合交际的足量准则、对比强调以表达主观义,并由此解释以往指...
  • 作者: 段京雨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18-235
    摘要: 汉语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的复合时间结构——T1+(的)+T2,T1、T2均是具有指示性的时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常使用“T1+(的)+T2”这类复合时间结构的语言表达式,将原来具有一定距...
  • 作者: 张强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36-242
    摘要: 四川遂宁地区方言龈鼻音韵尾-n与前高元音韵尾-i存在互变现象。文章对遂宁方言韵尾-n变为-i语例进行类型分析,-n与-i在声学感知方面有联系。龈鼻音-n与前高元音-i逆向语音演变现象是听觉感...
  • 作者: 杨波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43-256
    摘要: 本文以方言田野调查资料,将四川北部分平翘舌的通江、南江、平昌、巴州、剑阁五县六点的知系声母今音读龈音(平舌音)情况作归类分析,再将其与四川西南分平翘舌的自贡、西昌地区的此种情况做比较,得出一...
  • 作者: 何治春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57-274
    摘要: 长宁话是入声独立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本文在方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整理长宁方言的音系。通过实验语音实验,发现一些之前并未被提及的现象,如l和u在入声与非入声中的差异。
  • 作者: 李敏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75-286
    摘要: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写分析南充嘉陵区礼乐乡方言音系情况。礼乐话具有流摄一等见系增生-i-介音、宕江摄开口字变为前鼻音韵尾、曾梗摄变为前鼻音韵尾,入声独立,残存入声韵特点等特征。
  • 作者: 周及徐(审校) 王欣璐(注释)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87-322
    摘要: 《蜀碧》四卷,清彭遵泗撰。彭遵泗(1702—1758),字磬泉,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乾隆二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兵部员外郎等官。《蜀碧》记述明末清初四川战乱始末以及张献忠在...

语言历史论丛基本信息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61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

语言历史论丛评价信息

语言历史论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