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首页
论文降重
免费查重
学术期刊
任务中心
登录
文献导航
学科分类
>
综合
工业技术
科教文艺
医药卫生
基础科学
经济财经
社会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政法
社会科学II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
经济与管理科学
工程科技I
工程科技II
医药卫生科技
信息科技
农业科技
数据库索引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工程索引(美)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杂志(俄)
科学文摘(英)
化学文摘(美)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科学引文索引(美)
中文核心期刊
cscd
ei
jst
aj
sa
ca
cstpcd
cssci
sci
cpku
检索期刊
钛学术文献服务平台
\
学术期刊
\
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
\
文艺理论期刊
\
东方丛刊期刊
>
东方丛刊2001年出版文献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东方丛刊
分享
投稿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the Orient
《东方丛刊》面向国内外的文化研究及东方学专业研究人员,面向在高校开设东方文学、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东方诗学的专业任课教师研究生以 及广大的东方文学和东方文化、美学理论的爱好者,以弘扬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推动深入研究和阐发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中国诗学理论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为宗旨,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为目标、倡导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方针,扶植具有原创性和民...
更多
主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SN:
CN: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541001
地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分享
文章浏览
基本信息
评价信息
统计分析
同领域期刊推荐
文章浏览
热门刊内文献
年度刊次
2019年
2018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4期
3期
2期
1期
2000年
目录
1.
论萨义德《东方学》的文艺学方法论意义
作者:
刘俐俐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13
摘要:
在后殖民理论中,我极为珍视萨义德的《东方学》,就像我极为珍视福柯、德里达等人的后现代理沦一样,是因为我看重其中对已有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冲击和颠覆。我始终以为:西方的文化理论和文学思潮,其中所蕴...
2.
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从东方主义到“东方人的东方主义”
作者:
张兴成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4-29
摘要:
主体与文化身份问题是当今文化讨论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①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这本小册子中将“属性,认同和主体”看做是现代西方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并加以专章讨论。②这也许是以往文学理论...
3.
中国美学史五题
作者:
张法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0-37
摘要:
讲中国美学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国有没有一个“美学史”。世界各种文化中,有的重视历史感,如希腊;有的没有历史感,如印度;在重历史感的文化中,中国文化的历史意识强而独特,二十四史光耀天下。在...
4.
老庄以无为本的审美主体论
作者:
王向峰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8-48
摘要:
老庄明确承认有美的存在,这美是自然、朴素的存在体。而迥异于世俗的华丽之美的朴素之美乃是天下之大美,它是与道同在的,“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作为美的创造主体和接受...
5.
中国近古艺术观念:从有法到无法
作者:
高小康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9-66
摘要:
“古典”艺术之不同于“古风”的或“古朴”的艺术,就在于它不是因为古老而显得陈旧背时的艺术,恰恰相反,时间总是不断为这类艺术品增添永恒性的证明,使古典艺术的经典地位越来越巩固、越来越提高。
6.
“功夫在读者”——朱熹诗学阐释思想发微
作者:
张旭曙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67-79
摘要:
朱熹诗学阐释思想以《诗经》阐释为核心,其独特风貌既与他无所不学的百科全书式的学术个性有关,又是汉宋学术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它的总体特征是试图在经学(文义训诂)、文学(比...
7.
白居易道教信仰的嬗变历程
作者:
李乃龙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80-90
摘要:
唐代诗人对道教的态度,大抵可分为下列类型:几乎始终如一地相信,如李白;几乎始终如一地反对,如韩愈;先期态度不明而后皈依,如贺知章;先期感兴趣而后不知何时未明何因兴趣消失,如王维;偶有兴趣,构...
8.
“莲花落”名义考
作者:
刘宗迪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91-98
摘要:
“莲花落”又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曾经流传我国城乡的一种古老的讲唱艺术形式。《五灯会元》卷十九载:“俞道婆常随众参琅琊,一日闻唱莲花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缘何得到洞庭湖。’忽大悟。”...
9.
“神圣之位置”——王国维境界之“真”的文化意蕴
作者:
蒋永青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99-112
摘要:
王国维所提倡的“境界”范畴,是20世纪中国美学与文论的重要遗产之一。前人对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诗学与美学领域,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却讨论得不够。①有些学者曾经提出,“真”是王国维境界...
10.
京派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作者:
黄键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13-122
摘要:
20世纪以来,传统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的人文学者。从“五四”之前开始,传统与反传统、继承与创新、民族化与现代化等一系列纠缠不清、充满悖论的命题就在中国学者的理论思维场域中往来交战。绵延数千年...
11.
一个悬置的文化命题——杜亚泉与民初时期中西文化论争之我见
作者:
张光芒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23-135
摘要:
自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使每一个“睁开眼”的有识之士都无法回避这样一系列问题:中国怎样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怎样才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既然西方...
12.
文学与文化:武侠小说中传统文化精神的接受
作者:
李裴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36-147
摘要: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侠小说更是中国现当代极为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破译这样一个文化之谜,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是必需而有益的。然而,遗憾的是,当学者的眼光追随着西方日新月异...
13.
从诗性政治角度论雅、颂之本质
作者:
刘士林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48-161
摘要:
比较政治学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利益集团,并将之分为四种类型:(1)非正规的;(2)非社团性的;(3)机构性的;(4)社团性的。①其实对文明早期的政治学来讲,情况远没有这样复杂,所以...
14.
玄学的诗化与诗的玄学化——关于玄言诗的发展、特征和价值的再认识
作者:
陈洪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62-177
摘要:
魏晋玄言诗的产生,是哲学与诗歌相互激荡的结晶。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乃是由于玄学和玄学活动本身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15.
凄美之韵:秦观词“以身世之感入艳情”
作者:
孙维城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78-190
摘要:
对秦观词的评价往往以苏轼为参照,如秦观同门陈师道称:“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后山诗话》)明张綖说:“词体大略有二...
16.
《长恨歌》三题
作者:
周相录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91-205
摘要:
对《长恨歌》的研究,自宋代开始就“火爆”了起来,没有鸿篇巨制的评论,却有“繁星满天”的片言只语的点评。但是,由于对《长恨歌》的理解不够深入,其结论往往稍嫌肤浅。批评白居易叙写不实——“岂有兴...
17.
刘勰论辞赋
作者:
李长徽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06-212
摘要:
赋作为汉魏六朝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文人的努力,涌现出一系列名篇,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赋在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缺陷也为整个文学发展提供了借鉴。刘勰的辞赋理论包含相...
18.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读卞之琳30年代诗有感
作者:
陈可培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13-222
摘要:
20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互相碰撞、互识、互证互补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许多中国现代诗人以其厚实的国学素养和传统的忧患意识,以其独具的现代审美价值追求,批判性地承传了古典...
19.
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
作者:
杨玲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23-237
摘要:
21世纪理应成为人类更加文明进步的新世纪。女性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外在的牢狱容易拆毁,而心灵的栅栏却难于破坏。因而是否具有女性意识成为妇女解放...
20.
审美人生的两难困境——宗白华人生境界的启示
作者:
顾颖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38-246
摘要:
审美人生,通常指淡泊现实的物质和名利的追求,以诗意的方式去体验感悟宇宙人生,并于其中获得无尽意趣的生存方式,也即人们常说的诗意人牛、艺术化人生。这样一种生存方式以其隐含的独立人格、超脱境界,...
21.
论20世纪文学与人类学的同构与互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
作者:
叶舒宪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35
摘要:
与人类学的思想和题材在20世纪首先发生密切关联的一个文学派别是超现实主义。80年代以来的人类学研究和文学史研究同时关注到这种相互影响。美国人类学家詹姆士·克里福德(James Cliffor...
22.
审美人类学与人生论美学的统一
作者:
张玉能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6-52
摘要: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实践美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80年代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流,90年代不仅边缘化而且遭到了“后实践”美学的严峻挑战。实践美学要发展,就必须有新的开拓和深...
23.
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
作者:
海力波 王杰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53-65
摘要:
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有什么样的联系,这大概是一个很少有人考虑的问题。列维-斯特劳斯作为结构主义大师、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者,在世界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其研究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也引起了学...
24.
人类学经验的诗论
作者:
丹·罗斯 周燕 胡鸿保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66-71
摘要:
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不能过高估计观察者意见的价值,部分理由在于,科学家以观察者的身份提出的观点可能恰恰是对他本人参与的项目的成果提出的批评意见。在量子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社会科...
25.
作为审美人类学理论潜源的后现代精神
作者:
覃德清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72-84
摘要:
源于19世纪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分类体系,在后现代信息文明时代已经日益显示其不适应性。人类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从根本上动摇了条块分割的学科之间的壁垒,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知识共享...
26.
神话的文化:一个误读的宗教史语——论先夏图腾与婚配形态
作者:
周延良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85-96
摘要:
关于先夏的对偶婚与专偶婚的过渡中涵化形态的论述,我们重在考察虞夏时代婚姻的错综现象,其中,对偶婚与专偶婚的涵化正是基于社会经济形态变革所必然呈现的社会现象。这里,最突出的文化、文化心理特征就...
27.
女花脸·阴阳共体·文化原型
作者:
李祥林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97-113
摘要:
在戏曲乃至东西方文学艺术中有着广泛体现和变形的“阴阳共体”,以其诡奇、怪诞、超现实的表象特征引人注目,但它往往只被看作是艺术家非凡想像力的确证,少有人去追究那背后还可能藏有什么“象外之意”。...
28.
民族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的联系
作者:
杨丽芳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14-123
摘要:
民族美学和审美人类学同以民族民间小传统中的草根文化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两者之间因此存在多重交叉的密切关系。但是,两门学科的学科背景、知识体系、理论渊源、学术理念有所不同。民族美学强调民间文学艺...
29.
海外学者的“后学理论”与文化批评
作者:
王岳川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24-147
摘要:
海外汉学界和中国学界中,有一批正值盛年的学者,他们从政治学、文化理论、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对现代性与后现代、后殖民问题提出新的话语批评。在这种意向各异的“后学”反省中,我以为张隆溪、赵毅衡、徐贲...
30.
文化诗学重建的西方视点
作者:
李咏吟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48-169
摘要:
文化诗学(cultural poetics)作为一种诗学的解释学取向,它的创意在于:把文化与文学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文学去观察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与文化精神,同时又通过文化去探究一个时代的文学...
共
80
条
首页
<
1
2
3
>
尾页
共3页
东方丛刊基本信息
刊名
东方丛刊
主编
麦永雄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541001
电子邮箱
电话
0773-58460
网址
地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东方丛刊评价信息
东方丛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同领域期刊
更多>>
写作
东方丛刊
中国文艺评论
艺术导刊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当代艺术
艺术学界
中华艺术论丛
长江文艺评论
中国艺术时空
中外文论
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推荐期刊
期刊分类
最新期刊
期刊推荐
相关期刊
世界历史
世界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
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
中国语言文字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通史
人物传记
伦理学
史学理论
哲学
地理
外国语言文字
宗教
心理学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文化
文史哲综合
文艺理论
美学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考古
音乐舞蹈
长江文艺评论
当代艺术
东方丛刊
大观(论坛)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科普创作
诗书画
厦大中文学报
写作
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艺术大观
艺术导刊
艺术管理(中英文)
艺术学界
艺术学研究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艺术时空
中华艺术论丛
中外文论
大观(论坛)
诗书画
厦大中文学报
艺术管理(中英文)
艺术学研究
科普创作
艺术大观
东方丛刊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导航
免费查重
论文知识
钛学术官网
按字母查找期刊: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联系合作 广告推广: shenyukuan@paperpass.com
京ICP备2021016839号
营业执照
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京零 字第 朝22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