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丛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31

东方丛刊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the Orient

《东方丛刊》面向国内外的文化研究及东方学专业研究人员,面向在高校开设东方文学、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东方诗学的专业任课教师研究生以 及广大的东方文学和东方文化、美学理论的爱好者,以弘扬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推动深入研究和阐发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中国诗学理论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为宗旨,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为目标、倡导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方针,扶植具有原创性和民... 更多
主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SN:
CN: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541001
地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3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炯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12
    摘要: 全球化是目前社会公众关切的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学术课题。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和文学发展的关系,在文化界和文学界更为大家所关注。
  • 作者: 潘琦 王杰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3-32
    摘要: 2003年6月27—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共同举办了“广西文学艺术家13年成果展示会”。展示会的成果令人信服地表明,近年来广西文艺正出现全方位的发展跃动,其中...
  • 作者: 贺祥麟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33-38
    摘要: 我想用这八个字来赞扬诗人王一桃:壮丽人生,诗魂峥嵘。
  • 作者: 张法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39-48
    摘要: 清初四僧弘仁、髡残、石涛、朱耷,在思想史逻辑上与属于晚明思想的徐渭不同,但在艺术史逻辑和心理模式上却与徐渭相似。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四僧的艺术看成徐渭的心理狂态与艺术形式在清初
  • 作者: 王卫东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49-64
    摘要: 每一个民族的职责是,保持自己心灵的永不熄灭的明灯,以作为世界光明的一个部分。熄灭任何一盏民族的灯,就意味着剥夺它在庆典里的应有位置。——泰戈尔
  • 作者: 周延良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65-72
    摘要: 以《诗经》学史而论,“四始”之说始见于《毛诗.大序》和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大序》唯及“四始”的概念,而未就这一概念作明确的解说,司马迁则在《史记》中就“四始”与《诗》的对应关系作了...
  • 作者: 刘顺利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73-84
    摘要: 文本的初始形态是“元文本”,它是存在于人的体能内的文本。文本的基础是语言,而在产生“元文本”的年代里,人类的语言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因此,其时“文”的含义也十分广泛。近人刘师培在《广阮
  • 作者: 张黔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85-97
    摘要: 人类很早以前就有了对“另一世界”的追求,审美的历史发生与这种精神追求有着直接的联系。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提出这些问题:我们的来源何在?我们要归宿何处?我们为何来到这个世界?是
  • 作者: 董志强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98-113
    摘要: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迥异于西方传统美学的理论内核。要完成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使其成为构建现代美学的重要资源,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对传统美学理论之精神和深度进行充分的挖掘和理解,而这
  • 作者: 河姃和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14-135
    摘要: 先秦两汉的儒家文学观,“文”、“学”意义混合,其文论皆主尚用,重载道。魏晋到隋唐时期,文学意识处于觉醒阶段,文学与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的经学彻底分开,文学自身的特性日益突出并得到文人们的重视,
  • 作者: 谭德晶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36-149
    摘要: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存在着一个十分庞大的借代体系。这一体系与古典诗的意象、典故一起,构成了支撑中国古典诗的一个庞大的意象系统或者说代码系统。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构成这一系统三大支柱
  • 作者: 陈良运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50-163
    摘要: 受“美”与“利”、“善”相关联意识的影响,上古时代的中国先人接受美的事物、美的作品的视点首先不在于其美若何,而在于其利若何,由所得其利而赞其所美,或只言其利而不言其美,或赞其于利有所增益的
  • 作者: 马大康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64-171
    摘要: 新理性精神是对社会价值失衡和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警示和反拨。钱中文先生把新理性精神的主要内容界定为:“现代性”、“新人文精神”和“交往对话精神”。如果说“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意识、一种历史
  • 作者: 陈文新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72-184
    摘要: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理论,可从两方面着手考察,即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流派问题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各文学流派的理论。在这两个方面中,对中国古代各文学流派的问题,已经出版的各种通史著作(如多种
  • 作者: 赵奎英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185-201
    摘要: 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成为哲学、美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焦点。人类对语言的崇拜可谓源远流长,很早就是哲学思考的对象。人类的早期哲学家普遍关心语言是如何产生的,“名
  • 作者: 张思齐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202-215
    摘要: 印度传统文化结构和民族的核心内容是“梵”。梵是理解泰戈尔思想的关键。印度古代文献《吠陀》尤其是《奥义书》认为,梵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最高实在。请看《广林奥义书》:“最初,此处唯有梵。他仅这
  • 作者: 陆扬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216-225
    摘要: 《圣经》作为西方文明的两大渊源之一,人们所公推的美学特征是崇高。《圣经》中的上帝不苟言笑、威严、深邃莫测,而且三令五申严禁形象崇拜,与希腊神话中宙斯与人大体同形同性的君王模样,相差不可
  • 作者: 张叉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226-242
    摘要: 人是万物之灵长,但还是无法摆脱始而必终、生而必死的命运。《孔子家语·本命解》:“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艾布·阿塔希叶在《为死亡而生殖》中说:“灭亡是你们所有人的
  • 作者: 麦春芳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1期
    页码:  243-252
    摘要: 在世界文学中,“艳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范畴,我们可以借用古代印度文艺理论家婆罗多牟尼的《舞论》(Bharatamuni,Natya-shastra)中的说法对此加以界说:艳情因常情欢爱(Ra...
  • 作者: 陈炎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1-11
    摘要: 在众多的大学文科教材中,增加这样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全新的《中国审美文化史》,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从内容上看,在一个注重实用价值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除了学习外语、学习电脑、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之外...
  • 作者: 高小康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12-19
    摘要: 近十几年来,随着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越来越热,学者和文化人对武侠小说的批评也越来越热,而且分歧越来越大。在对当代武侠小说(实际上通常也包括了古代的侠客、公案小说)持批评乃至憎恶态度的观点中,一...
  • 作者: 乔志航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20-37
    摘要: 知识分子与政治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沉重话题,人们在社会史和文化史上不厌其烦地制造着不同版本,暴露出知识分子面对权力的莫名尴尬和深刻矛盾。
  • 作者: 刘兴均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38-49
    摘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变,引起旧的礼制崩溃,传统的名分观念受到挑战,新物与旧名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儒家的代表孔丘有鉴于此,提出了正名的主张。由此引发了一场名实之争,形成了名辩的思潮。
  • 作者: 吴全兰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50-66
    摘要: 刘向(前79-前8年),字子政,本名更生,汉高祖少弟楚元王交的四世孙。一生经历昭帝、宣帝、元帝和成帝四朝,历任郎中给事黄门、散骑谏大夫、中郎、光禄大夫等职。他所生活的时代,西汉王朝由盛而急
  • 作者: 王天根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67-81
    摘要: 近代社会的转型牵动着文化的转型,文化人的定位也由传统的“士”走向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近代知识分子的崛起与其知识结构的变更相勾连,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是其重要标志。章太炎作...
  • 作者: 刘俐俐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82-96
    摘要: 当我写下“聚焦于文本的愉悦”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已经走过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漫长道路,就这项工作的思考也有许多时日了。现在,我愿意描述自己聚焦于文本的过程以及产生愉悦的精神之旅,以...
  • 作者: 欧阳友权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97-106
    摘要: 互联网最重要的精神表征是自由。文学的精神本性是自由的象征。网络接纳文学或者文学走进网络,就在于它们共享一个兼容的精神支点——自由。“自由”是文学与网络灵犀融通的桥梁,是艺术与电子媒介相互链接...
  • 作者: 谭学纯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107-122
    摘要: 修辞学批评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盛以来,渐渐形成了流派纷呈的多元格局。诸如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修辞批评、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权力修辞批评、意识形态修辞批评、女权主义修辞批评等,共同参与了上个世...
  • 作者: 黄大宏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123-142
    摘要: 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在中国猿窃妇人型故事的发展演化线路中居于重要地位①,在继承中国本土志怪以及佛教故事本土化成果——志怪原型——的同时,与《陈书》、《梁书》中的欧阳氏、蔺钦、江总等人的事迹...
  • 作者: 杨柏岭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4年2期
    页码:  143-155
    摘要: 在传统文艺门类中,词人的角色意识一直是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词为小道末技,诗人(君子、雅士等)不为”的旧观念在词学史上始终存在,成为词家审视词体、构建词学思想等时必须面对的问题。卡西尔曾说:...

东方丛刊基本信息

刊名 东方丛刊 主编 麦永雄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541001 电子邮箱
电话 0773-58460 网址
地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东方丛刊评价信息

东方丛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