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CACSCDEIJSTCSTPCD

影响因子 3.0847
本刊为学术性刊物。刊登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领域的研究成果,涉及地层学、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第四纪地质等方面。读者对象为地质科学研究人员及地质院校师生。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ISSN:
0001-5717
CN:
11-1951/P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037
地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Didier LOGGIA 侯平 周波 王兆明 罗晓容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454-458
    摘要: 利用狭窄平行板裂隙模型来模拟和分析单个裂隙内油运移的过程.实验中采用表面起伏的玻璃板制作平行板裂隙模型,通过改变水中蔗糖的浓度控制两相流体间的密度差,来分析不同密度差和注入速率条件下油的运移...
  • 作者: WANG Ruiliang 张宝民 张水昌 王大锐 边立曾 金之钧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459-466
    摘要: 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2井上震旦统和寒武系-奥陶系样品进行TOC和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发现该井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在寒武系-中奥陶统发生明显变化,该层还赋存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其TOC值...
  • 作者: 吴庆余 孙省利 张水昌 陈践发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467-472
    摘要: 我国近3×106 km2的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长期被认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区,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有了一些突破,但与广泛分布的海相碳酸盐岩区相比, 取得的成果还不令人满意....
  • 作者: 冯晓波 张兆群 王晓宁 程捷 郑绍华 高振纪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473-480
    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了湖北建始高坪龙骨洞早期人类和巨猿生存时期的气候和环境.通过孢粉、氧化物、磁化率、哺乳动物化石研究表明,高坪地区在早更新世早期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但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植被为针叶-...
  • 作者: 王尚彦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481-490
    摘要: 产于贵州关岭县新铺乡的上三叠统小凹组底部的关岭生物群,主要由海生爬行类(鱼龙、海龙、鳍龙、盾齿龙等)、海百合、菊石、双壳、腕足、牙形刺、鱼类和植物组成,以保存完整精美、数量巨大的海生爬行类和...
  • 作者: 丘学林 姚衍桃 孙宗勋 孙龙涛 朱照宇 詹文欢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491-496
    摘要: 根据南海地形地貌、地质地球物理剖面资料、重磁场异常、地壳结构特征和岩石圈动力学环境,对南海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限进行了新的解释.传统的观点是把新近纪作为新构造下限,依此观点,南海地区在古近系、新...
  • 作者: 刘建民 刘建生 吴乃芬 张永双 王春宇 董诚 陈柏林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497-507
    摘要: 高台车站断裂属于河西走廊内次级隆起--榆木山隆起北侧断裂系的组成部分,它位于榆木山北缘断裂北侧6km、是与榆木山隆起有成生联系、活动时间比北缘断裂更新的现代活动断裂.高台车站断裂呈向北北东略...
  • 作者: 卢海峰 姜春发 王宗起 王涛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08-516
    摘要: 西南秦岭摩天岭地区关家沟组的时代、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对关家沟组粉砂岩、板岩进行了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关家沟组物源主要来自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以本区地层...
  • 作者: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韩宝福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17-528
    摘要: 为进一步对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进行物源示踪研究,本文选择几个较典型的同造山和后造山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以及相伴生的基性岩进行长石Pb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花岗岩206Pb/204Pb范围为17.9...
  • 作者: 张佩华 张辉 朱金初 杨策 谢才富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29-542
    摘要: 花山-姑婆山花岗质杂岩带由同安、花山、牛庙、金子岭、乌羊山、里松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岩性为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富含中基性暗色包体,主要侵位时代为160~163 M...
  • 作者: 华仁民 戚华文 顾晟彦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43-553
    摘要: 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组成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东、西岩体和里松岩体的年龄分别为160.8±1.6 Ma、165.0±1.9 Ma、163.0±1.3 Ma,在误差范...
  • 作者: 侯增谦 孟祥金 李振清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54-560
    摘要: 驱龙铜矿是西藏陆陆碰撞造山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其含矿斑岩和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驱龙矿床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含矿斑岩δ34S为2....
  • 作者: Robert FREI 彭渤 涂湘林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61-570
    摘要: 本文对湘西沃溪W-Sb-Au矿床白钨矿进行了系统的Nd-Sr-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白钨矿的Sm、Nd含量较低,147Sm/144Nd(0.64~1.27)值和Sm/Nd值(1.11~2...
  • 作者: 丰成友 佘宏全 屈文俊 张德全 李大新 杜安道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71-576
    摘要: 青海驼路沟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中国西北首例独立大型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赋矿岩石为富钠的热水沉积岩--石英钠长石岩.利用Re-Os同位素体系(ICP-MS方法)对不同类型矿石中的7件黄铁矿样品...
  • 作者: Irine PULYAEVA 凌洪飞 刘捷红 周怀阳 张海生 武光海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77-588
    摘要: 通过对3块中太平洋铁锰结壳样品进行的生物地层学及其结构构造、元素地球化学剖面的综合研究发现,铁锰结壳的生长主要集中于两个形成环境存在差异分别由不同因素控制的形成阶段,一个是约25 Ma以来其...
  • 作者: Chen-Lin CHOU 代世峰 任德贻 李丹 雒昆利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89-597,617
    摘要: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逐级化学提取(SCEP)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贵州大方煤田11号煤层的地球化学和矿物...
  • 作者: 包亚范 宋果奇 张传林 杨瑞东 田敬全 罗新荣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98-605
    摘要: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寒武系底部硅质岩发育,主要分布于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中,厚度达到120m,发育有火山岩-硅质岩,硅质岩夹黑色页岩组合.通过对兴地大坂穷木库杜克剖面硅质岩的系统地球化学研究...
  • 作者: 侯明才 朱西养 田景春 陈洪德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606-614
    摘要: 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的右江盆地处于被动陆缘裂陷盆地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右江盆地的沉积层序、构造演化、古气候以及全球海平面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右江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
  • 作者: 刘池洋 岳乐平 桂小军 王建强 赵俊峰 赵红格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17-638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
  • 作者: 廖昌珍 张岳桥 施炜 胡博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39-647
    摘要: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带、中央断裂、东缘边界带和东北部地区的断裂几何特征、运动学及其活动期次的野外观察和测量,并根据断层面上滑动矢量的叠加关系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周边...
  • 作者: 时保宏 杨县超 武富礼 赵靖舟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48-655
    摘要: 传统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构造简单,隆起构造不发育,因此构造因素对该斜坡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不起主要控制作用,其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
  • 作者: 崔军平 张道锋 李文厚 梁积伟 郭艳琴 陈全红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56-663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浊积岩体系主要发育于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坡移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前者相带发育相对齐全,垂向上多期互相叠加,可划分为:斜坡--槽道--内扇相、辫状...
  • 作者: 刘小洪 张三 李博 林潼 罗静兰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64-673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砂岩的岩石学、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分布与变化规律的对比研究表明,盆地东部与盆地西部延长组来自不同物源区.压实作用是造成延长组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 作者: 任战利 刘新社 崔军平 张盛 高胜利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74-684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在中生代晚期存在一期构造热事件,本文在对大量的镜质体反射率、火成岩年龄、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构造热事件发生的时间、存在的地区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鄂尔多斯盆...
  • 作者: 周波 王兆明 罗晓容 陈占坤 陈瑞银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85-693
    摘要: 盆地演化中地层的沉积与剥蚀及盆地的历史构造形态变动是盆地分析及其矿产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考虑到盆地西部白垩系的声波时差资料的分段性和估算中生代三叠纪以来抬升剥蚀事件强度所需选择合理方法的...
  • 作者: 张复新 杨仁超 柳益群 樊爱萍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694-699,后插1
    摘要: 通过分析岩矿薄片、流体包裹体、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的测试结果,认为东胜地区直罗组经历了较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成岩作用对砂岩物性影响较大.砂岩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证明了古流体事件的存在.古流体以流...
  • 作者: 王凤琴 王宝清 王飞燕 魏新善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700-704,后插2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下二叠统太原组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主要由灰岩、岩屑石英砂岩、泥岩和煤岩组成.太原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的陆表海潮坪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
  • 作者: 季丽丹 杨兴科 杨永恒 苏春乾 赵亮 郑孟林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705-711
    摘要: 盆地深部由于地球内蕴藏的巨大热源和岩石圈放射性元素蜕变热构成的热能,可通过多种热传导方式释放,如岩浆类热流物质向地壳浅部或近地表上部传递热力形成地热异常和热力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晋西挠褶带...
  • 作者: 刘林玉 曹青 柳益群 王震亮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712-717,后插3
    摘要: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包裹体测温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白马南地区长81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认为该区长81储层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
  • 作者: 吴亚生 罗晓容 陈占坤 陈瑞银
    刊名: 地质学报
    发表期刊: 2006年5期
    页码:  718-723,后插5
    摘要: 结合岩心、测井资料,认为陇东地区沉积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结合成岩作用分析及成岩序列划分,认为在早白垩世末最大排烃期后,主要有连晶方解石对粒间物质和粒缘的交代、强酸性流体对杂基...

地质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地质学报 主编 陈毓川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0001-5717 CN 11-1951/P
邮编 100037 电子邮箱 dizhixuebao@163.com
电话 010-68312410 网址
地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地质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