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高原气象

Plateau Meteorology

CSCDJSTCSTPCD

影响因子 2.3215
本刊是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之一, 努力反映高原气象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具有创造性和高水平的新成果, 新观点、 新动向。推动高原气象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传播高原气象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知识, 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 重点报导青藏高原以其强烈的隆升, 独特的自然环境、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对周边地区气候与环境的深刻影响, 及邻近地区的天气气候及大气物理、...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期刊荣誉:
1995年获甘肃省编校质量达标优秀期刊  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ISSN:
1000-0534
CN:
62-1061/P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730000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周筠珺 孔祥贞 张义军 张广庶 张彤 王怀斌 王素举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09-216
    摘要: 介绍了2002年夏季在海拔2650 m的青海东部地区所进行的雷电综合观测实验及初步研究结果.实验中采用了GPS同步的6个站闪电快、慢电场变化和平均电场的同步观测, 配合1ms的高速摄像对该地...
  • 作者: Paul R.Krehbiel 刘欣生 张义军 张广庶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17-220
    摘要: 通过对闪电VHF辐射源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 无论云闪还是地闪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可表明雷暴中的基本电荷结构.云内闪电放电不仅发生在上部正电荷区与中部主负电荷区之间, 也同样...
  • 作者: 刘欣生 张义军 王怀斌 董万胜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21-225
    摘要: 利用闪电宽带干涉仪系统, 对中国南方(广东)地区云闪时空演变特征, 辐射及其相应电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云闪电场变化波形, 云闪放电过程可划分成活跃阶段和最后阶段, 辐射源定位结果表明...
  • 作者: 张广庶 张泉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26-234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闪电探测设备--短基线时间差法辐射源定位系统, 并选取2002年夏季野外观测实验中的辐射源定位结果, 结合电场变化特征分别对两次地闪和云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地闪...
  • 作者: 刘欣生 张义军 张翠华 袁萍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35-238
    摘要: 用无狭缝摄谱仪, 拍摄了4次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390~660 nm波长范围的光谱, 并将原子结构的理论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 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系统考虑相对论效应、电子...
  • 作者: 祝宝友 陶善昌 马明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39-245
    摘要: 分析了合肥地区负地闪和云闪初始击穿过程产生的VLF大双极性脉冲序列及其同步的VHF爆发特征.地闪初始击穿大脉冲序列极性通常与后面的回击极性相同, 相邻大脉冲之间的平均间隔为160 μs, 大...
  • 作者: 祝宝友 陶善昌 马明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46-251
    摘要: 云地闪电回击通道分叉或者曲折引起的电流传播方向改变可以在回击辐射波形上面引入一系列次峰结构乃至影响其VHF辐射特征.本文用回击传输线模式探讨了回击通道几何结构对回击VLF/VHF辐射场的影响...
  • 作者: 张其林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52-258
    摘要: 根据地闪回击传输线电流模式重新确立了地闪回击辐射场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式, 并在观测实验的基础上, 重构了不同距离范围内(15~50 km, 50~100 km, 100~150 km)的地闪回...
  • 作者: 孔祥贞 张义军 张翠华 王怀斌 王才伟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59-267
    摘要: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数字化高速摄像系统和时间分辨率为1 μs的快、慢天线闪电电场变化测量仪在广州附近观测到一次首次回击具有两个接地点的负极性地闪.两个分支到达地面的时间间隔约为30 ...
  • 作者: 张义军 言穆弘 郄秀书 郭凤霞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68-274
    摘要: 利用一个三维时变双参数动力电耦合模式对决定雷暴云空间电荷结构的三个初始场: 反转温度、中心最大扰动位温和扰动区域进行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选取不同的参数值, 雷暴云电结构有很大差异, 从...
  • 作者: 周筠珺 张广庶 言穆弘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75-280
    摘要: 利用NOx分析仪和大气平均电场仪在青海省大通县对雷暴天气过程中自然闪电产生的NOx进行了地面观测.分析结果表明: 在晴天稳定大气条件下, 全天NOx的平均体积混合比相对比较平稳, 观测值虽然...
  • 作者: 杨文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81-287
    摘要: 依靠云滴的射线光学模型, 针对具有吸收的耗散介质, 可得到形式完整的电磁波反射系数公式, 并且可求得具有几何意义的实际折射角.文中重点讨论了云滴中污染内含物及其不同的内混合方式对光化通量增强...
  • 作者: Ralf Toumi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88-294
    摘要: 利用TRMM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系统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首次对青藏高原上的闪电活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青藏高原上的闪电活动呈现出大陆性气候特征, 但是受其特殊地形的热力和动力特征所调制, ...
  • 作者: 张义军 张翠华 王怀斌 言穆弘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295-300
    摘要: 利用雷电定位和雷达观测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正地闪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正、负地闪回击的上升时间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大约在3~20 μs之间, 其平均值负地闪为8.33 μs, 正地闪为1...
  • 作者: 张义军 张广庶 张彤 王怀斌 郄秀书 陈成品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301-305
    摘要: 阐述了如何实时快速捕获闪电放电时亚微秒变化的快慢电场波形数据及等间隔点分段压缩显示电场波形曲线, 并同时连续记录显示大气平均电场数据.在Win2000平台上用VC++编程实现了多任务、多通道...
  • 作者: 张广庶 张彤 郄秀书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306-310
    摘要: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秒脉冲信号PPS(PulsePer Second)与高精度时钟电路同步, 实现了雷电电磁辐射脉冲测量时的...
  • 作者: 张广庶 张彤 郄秀书 陈成品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3期
    页码:  311-314
    摘要: 通过捕获闪电放电的瞬态模拟信号, 经预置触发电平窗口控制, 形成一个宽度为100 μs, 上升沿为10 ns的固定幅度的脉冲指挥信号, 同时触发各观测闪电的记录设备及GPS同步的高精度时钟,...
  • 作者: 卞建春 杨培才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15-323
    摘要: 从非线性角度重新解读了von Neumann提出的大气运动三个分类, 指出大气过程预报问题中存在两类不确定性--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外强迫条件的不确定性, 它们分别成为第一类可预报性与第二类...
  • 作者: 张道民 陈嘉滨 骆美霞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24-328
    摘要: 为了考查参考大气和大气质量守恒格式对气候谱模式月预报的改进能力, 我们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谱模式中引入了这两个方案, 选取了两个个例进行验证.对不同方案的月平均预报结果与实况进行了比较, 并讨...
  • 作者: 刘舜 邱崇践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29-336
    摘要: 针对Doppler雷达观测资料具有非同时性的特点, 对原有的从双Doppler雷达资料反演三维风场的MANDOP方法进行了改进.新方案同时反演两次体积扫描期间开始和结束两个时刻的三维风场并假...
  • 作者: 吕兰芝 李栋梁 钟海玲 魏丽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37-345
    摘要: 选用中国185个常规气象观测站, 从建站~2000年历年沙尘暴日数资料, 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 虽然单个沙尘暴过程具有一定的区...
  • 作者: 吕世华 张广庶 张强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46-353
    摘要: 利用甘肃省-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于2000年12月10~17日在兰州市城区用系留气球观测的大气边界层风速、风向、温度、湿度资料以及同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常规气...
  • 作者: 冯广泓 张武 张镭 胡波 陈长和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54-360
    摘要: 利用2002年1月31日~2月2日的积分浑浊度仪观测资料和PM10观测资料对冬季兰州市西固区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波长λ=550 nm(绿光)处散...
  • 作者: 张铭 朱红伟 蔡其发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61-364
    摘要: 提出了一个考虑地形坡度的非线性Kelvin行波解的模型, 在假定了地形坡度沿山脉走向不变而仅在垂直于山脉走向的方向有改变的情况下, 求得了该模型的解析解, 这有助于加深对沿海山地捕获波的认识...
  • 作者: 周枫 赵恒轩 陈钟荣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65-370
    摘要: 基于当代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及其数据输出的特点, 提出可供气象台站对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进行实时衰减订正的基本订正算法和参考目标订正算法.通过数值仿真, 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各自优缺点; 还讨论了盲...
  • 作者: 徐袁 李弋林 钱维宏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71-377
    摘要: 利用冰川积累量和树木年轮代用资料, 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近300年来气候干湿变化的时空特征.中国西部气候干湿变化存在显著的准7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准30年和准11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大部分地区...
  • 作者: 杜明远 汪万福 沈志宝 申彦波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78-384
    摘要: 利用中日合作"风送沙尘的形成、输送机制及其对气候与环境影响(ADEC)的研究"项目敦煌站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2001年和2002年春季沙尘天气过程中两个沙尘参量--沙尘浓度指数(DCI)和粒...
  • 作者: 德力格尔 涂多彬 赵仕雄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85-392
    摘要: 主要利用1997-2000年6~9月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实施人工增水实验所获取的各类降水云层回波、雨滴谱及多点宏观气象资料, 进一步阐明各类云层降水中对流作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并且通过全过程...
  • 作者: 张武 王式功 赵庆云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93-396
    摘要: 利用2000年7月-2001年5月兰州逐日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综合指数资料, 分析了其与能见度的相关性, 同时利用1980-2000年冬季兰州能见度的资料, 对大气能见度及环流特征量进行了分析,...
  • 作者: 朱德琴 汤懋苍 高晓清
    刊名: 高原气象
    发表期刊: 2003年4期
    页码:  397-400
    摘要: 采用"回归残差分析法", 分析了青海省年平均温度残差(ΔT)的分布特征、各站ΔT的年变化以及青海省的气温年较差(T7-T1)及ΔT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 青海省全年各月均是西部温度高于东部,...

高原气象基本信息

刊名 高原气象 主编 吕世华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0-0534 CN 62-1061/P
邮编 730000 电子邮箱 gybjb@lzb.ac.cn;gyqx@lzb.ac.cn
电话 0931-4967002 网址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高原气象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1995年获甘肃省编校质量达标优秀期刊
2. 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
3.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高原气象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