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质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6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751

新疆石油地质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CACSCDJSTCSTPCD

影响因子 0.8885
本刊自1997年起成为全国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与全国各石油系统、科研院校有着广泛的交流和联系。主要介绍新疆各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研究成果,同时介绍各兄弟油气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
主办单位:
新疆石油学会
期刊荣誉:
1995年获新疆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7年获石油及天然气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  1999年获新疆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ISSN:
1001-3873
CN:
65-1107/TE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834000
地址: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出版文献量(篇)
36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75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周炎如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35-141
    摘要: 从近代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有机质成烃是一个"混沌"领域.应用拉格朗日(Lagrange)函数阐明了微观与宏观的概念在有机质成烃和成藏中的科学内涵;根据量子力学的价键理论解释了质子酸束在碰撞干...
  • 作者: 宋岩 柳少波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42-145
    摘要: 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上的琼库尔恰克构造带油气显示丰富,多套烃源岩、多期生烃、多次构造活动给油气成藏期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利用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沉积埋藏史、古地温史的数值...
  • 作者: 尤东华 钱一雄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46-150
    摘要: 对塔中西北部中1井区奥陶系白云岩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其共有泥-粉晶白云石、泥晶白云石、斑状白云石、与缝合线有关的交代白云石、异型白云石和糖粒状白云石等多种结构类型,广泛发育...
  • 作者: 郭建军 陈践发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51-155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广泛分布着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和早古生代生油盆地的上倾方向,表明本区规模巨大的志留系沥青砂岩可能为古油藏露头带.沥青砂岩的分布主要受油源区、古隆起、沉积体系以及...
  • 作者: 刘震 常迈 李鹤永 梁全胜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56-159
    摘要: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表明,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气藏周围发育有气烟囱.第四系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深部发育了低幅超压;甘森泉-小柴旦基底断裂影响气藏构造的完整性;第四系饱含高矿化度地层水泥岩构成...
  • 作者: 赵宏亮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60-162
    摘要: 侏罗纪中晚期,准噶尔盆地腹部隆升,形成北东向展布的车莫古隆起,改变了盆地腹部单倾的构造格局,形成沿隆起两翼分布的大量侏罗系中上统岩性圈闭与地层圈闭,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喜马拉雅运动导...
  • 作者: 冯旭军 尚建林 杨学文 王勇 王昌勇 聂建疆 邢凤存 邵鸿良 高振中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63-165,207
    摘要: 最近在克拉玛依百口泉油田发现了一组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十余条走滑断层将北东向的克乌断层截为十数段,并依次错开.走滑断层在三维地震水平切片上有清晰显示,主要表现为:各波组同相轴的终端呈线状定向...
  • 作者: 吴运强 孙自金 常秋生 杨红霞 王桂君 蒋宜勤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66-168
    摘要: 在克拉玛依油田夏72井区风城组发现了一套罕见的气孔状火山碎屑岩储集岩,通过大铸体薄片显微镜下微观分析,对该类储集岩的组分特征、结构构造、孔隙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成因机理及油气勘探意义进行...
  • 作者: 李保利 谢忠怀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73-175
    摘要: 目前常用的测井地层自动划分方法是最优分割法.该方法对测井曲线形态及突变点信息利用不充分,影响了分层的地质可靠性,而且计算量大、效率低.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将边缘检测与最优分割相结合的测...
  • 作者: 李荣权 王风华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78-180
    摘要: 沉积期构造转换带是沉积碎屑物最主要卸载区,是各种砂砾岩体和有利储集层分布的主要区带;沉积期后构造转换带,使储集层构造特征发生变化,各种非构造油气藏集中分布.研究沉积期构造转换带的储集层分布有...
  • 作者: 刘慧荣 刘静江 李梅 顾乔元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81-183
    摘要: 通过对流体性质的分析后认为,轮古东奥陶系特殊的凝析气藏是在古油藏基础上形成的混合型油气藏,其原油带有古油藏的一些特征,但总体上表现为凝析气藏特征;轮古东奥陶系油气藏不是孤立的油气藏,而是整个...
  • 作者: 刘喜武 刘永胜 年静波 张尔华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84-187
    摘要: 由于地质条件和资料品质的限制,复杂断块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反演和储集层预测有较大的难度.给出了我国东部某复杂断块区三维地震反演和储集层预测的技术实例,总结了反演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实现的策略和技...
  • 作者: 任玉林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88-190
    摘要: 水驱特征曲线是注水开发油田动态预测的主要方法.通过众多研究者的工作,目前已多达50种以上的曲线形式.但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的不同,应用领域不相一致,致使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基于对...
  • 作者: 周道勇 汪周华 郭平 高慧君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91-193
    摘要: 目前我国许多油气藏进行了保压开采措施及对部分衰竭油气藏进行储气库改造措施,油气藏流体反复注采,使得孔隙内外压差不断变化,导致岩石压缩系数、孔隙度、渗透率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对于岩石物性参数随压...
  • 作者: 李相方 王志伟 童敏 胡永乐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94-196
    摘要: 凝析油析出是凝析气藏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常表现出与干气流入动态不同的特性.理论和现场应用表明,直接利用干气或折算方法进行凝析气井动态预测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忽略了反凝析液对凝析油...
  • 作者: 孙仁远 樊太亮 王晓冬 邱晓凤 鞠斌山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00-203
    摘要: 为了定量研究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体成胶体系的驱油效果,对纳米硅胶驱油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连续性介质渗流理论、硅胶溶液流变性理论、硅胶在孔隙介质内吸附和运移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相多组分硅胶驱...
  • 作者: 何应付 尹洪军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04-207
    摘要: 建立了考虑源(汇)影响的含有不渗透区域复杂边界条件下各向异性油藏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边界元法求解数学模型,获得了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方法,绘制了考虑各...
  • 作者: 刘成 唐喜鸣 宋文礼 高文君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08-209
    摘要: 利用6种类型IPR方程,对文献[1]油藏模拟器生成数据进行了重新拟合,得出不同IPR方程在不同井斜角下的Vogel参数值.数值分析结果为:Winggins-Russell-Jennings方...
  • 作者: 常勇峰 秦志保 苟宏刚 赵继承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10-212
    摘要: 从理论上说,二项式方程系数B不可能为负值,但在排除了文献中提及的井底积液影响的原因外,仍然出现异常情况(B小于零),致使现场无法进行产能解释和分析评价.针对这种现象,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低...
  • 作者: 伍晓妮 史雪枝 叶仲斌 吴优 张智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13-215
    摘要: 概述了表面活性剂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作用,一方面可用表面活性剂来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因天然气水合物的巨大储气特性和方便、安全的存储方式使其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前景;另一方面,可用表面活性剂来抑制...
  • 作者: 何贤科 陈程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16-218
    摘要: 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开采难度很大,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渗流力学理论,推导了不等产量下注采井之间的压力梯度分布公式,可以确定在一定的注采条件下,...
  • 作者: 孙耀华 张永华 杨道庆 田小敏 赵雨晴 闫福旺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19-222
    摘要: 白云岩裂缝型储集层预测技术是目前在勘探开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泌阳凹陷中央深凹区白云岩缝洞油气藏为例,分析了井约束反演技术在裂缝型油藏描述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从...
  • 作者: 刘文革 段文胜 黄录忠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23-224
    摘要: 塔里木盆地低幅度构造和碳酸盐岩裂缝中普遍存在着速度各向异性.常规正常时差(NMO)校正和含高次项的NMO校正技术都难以消除由于各向异性引起的非双曲线走时,从而影响后续的叠加成像和储集层研究....
  • 作者: 刘全稳 李洪玺 汪学华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29-231
    摘要: 矿场通常对单裂缝使用二维裂缝模型,但压裂过程中,裂缝长度、高度和宽度不断变化,影响着压裂设计的精度,设计结果与实际压裂结果有很大的误差.为此,按裂缝上下都穿层和上下都不穿层两种情况,推导并建...
  • 作者: 司玉梅 尹微 许浩 陈昭年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39-241
    摘要: 不整合类型多种多样,针对不整合的形态及形成机制将其分成7种类型:平行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褶皱不整合、断褶不整合、伸展不整合和生长不整合.不整合附近的岩层在纵向上呈层分布:从下至上...
  • 作者: 周锋 梅廉夫 汤济广 沈传波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42-246
    摘要: 在成藏研究中,前陆盆地可以划分为前陆褶皱冲断带、前渊坳陷带、斜坡带和前缘隆起带等4个结构单元.为揭示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和不同结构单元之间油气聚集的差异性,通过对烃源岩、储集岩、生储盖组合和油气...
  • 作者: 李传亮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47-250
    摘要: 对油气初次运移模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源岩层具有一定的渗透能力,渗透能力越高,初次运移的能力就越强;渗透能力越低,封存地层压力的能力就越强.源岩层的非均质性和微裂缝对初次运移十分不利,它们把油气...
  • 作者: А.В.伊斯托明 А.Н.弗明 В.О.克拉萨夫奇科夫 О.Н.波高列洛娃 С.Ю.别里雅耶夫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51-259
    摘要: 西西伯利亚巨型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有机质的成熟度取决于地层的埋深和这一时期它所经受的最高温度.沉积盖层中的温度分布与古生代基底局部断块的褶皱时代、深大断裂的形成时间,以及岩浆岩的成分、侵入时间有...
  • 作者: 刘洛夫 朱毅秀 朱胜利 郭永强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60-264
    摘要: 对阿姆达林盆地的地层、构造、沉积及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盆地油、气分布的4个主控因素,即热力因素、构造因素、岩性因素和水文地质因素,总结了该盆地大气田的4条分布规律,预测盆地最有利...
  • 作者: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65
    摘要:

新疆石油地质基本信息

刊名 新疆石油地质 主编 李兴训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新疆石油学会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1-3873 CN 65-1107/TE
邮编 834000 电子邮箱 xjpg@petrochina.com.cn
电话 0990-6230361 网址 xjsydz.paperopen.com
地址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新疆石油地质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1995年获新疆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 1997年获石油及天然气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
3. 1999年获新疆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新疆石油地质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