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中国文字研究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200241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新俊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14
    摘要: 殷墟甲骨文中有一个从“羊”、从“皿”的字,以往在文字隶定、卜辞释读、工具书编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对此字在形体、释读、字书归属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相关的字进行了讨论.
  • 作者: 吴雪飞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5-18
    摘要: 2008年洛阳出土西周卜骨中的“(戈)”字当为“畀”,卜辞“白(戈)车”即“伯畀车”,指伯交付车.卜辞占问以贝买车之事,“白(伯)畀车,甶克买”即占问伯是否交付马车,买卖能否成功.
  • 作者: 曹锦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9-22
    摘要: 率鼎记载某次周王对率进行册命、赏赐的内容,其中的东宫是人名,非指宫室名.寺、卓阳为两处地名.本篇铭文是研究西周册命金文的重要资料之一.
  • 作者: 刘志基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3-37
    摘要: 西周不同时段微族同文器铭的字体比较研究表明:即便是同时作器,只要铭文数量不止一篇,微族铭文写手就会倾向于由不同写手分工书写.同时写铭的多位写手的字体风格,有较为保持传统和趋向新潮的区别,因而...
  • 作者: 徐在国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8-40
    摘要: 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M61出土一件缶,有铭文7字,整理者释为“曾旨(?)尹乔之赴缶”.整理者怀疑是“旨”的字,我们认为应该释为“临”,“临尹”读为“工尹”,曾官名,掌管工官.
  • 作者: 程鹏万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41-43
    摘要: 文峰塔出土青铜篮(M52:3)铭文中被释为“孟”的字,与徐家岭楚墓出土的曾国青铜篮(M9:15)铭中被释为“(蜢)”的字写法相同.我们认为它们是从“保”省声,是古代官名女保的专用字.
  • 作者: 何景成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44-49
    摘要: 《尚书·洛诰》“成秩无文”中“无文”的含义,历来注释家解说纷纭.西周金文有“无愍”一词,用法较为广泛,在战事、祭祀以及颂扬祖考的场合中均有出现.根据西周金文“无愍”的用法,《尚书》的“无文”...
  • 作者: 蔡一峰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50-56
    摘要: 依据近年新出清华简和北大简中“陰”字的特殊写法,通过文字构形理据以及相关出土文献的再分析,本文认为古文字材料中的“陰”字应该还存在“(岙)”、“(仓)”和“陆”三种从山的异构.“(仓)”从山...
  • 作者: 徐子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57-60
    摘要: 古文字中的“幻”字,在较多的大型工具书中均已正确释出.只是“幻”字在新出简牍中有记作“弦”的读音,部分学者即认为其本应是“弦”字.本文通过多方面论证,认为将“幻”字改释为“弦”字是不能成立的...
  • 作者: 尉侯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1-65
    摘要: 本文考释了古玺印文字中的三个字,一为姓名私玺中作为姓的“乔”;一为燕系玺印中的“峦”;一为姓名私玺中作为人名的“不(家)”,读为“不惰”,意谓不要懈怠.另外对燕系玺印中的“甫”字进行了补释,...
  • 作者: 苏培成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6-68
    摘要: 隶书开始出现的时代,传统的说法是在秦始皇实行书同文之后,为了应付当时繁忙的官狱事务,于是简化小篆而形成隶书.近三十多年来学者提出新的看法,认为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是简化大篆而成.《从里耶秦简...
  • 作者: 张帆 李锐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9-71
    摘要: 今本《老子》21章有“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之语,与他章有抵牾之处,故此处“名”应读为“命”,“众甫”则可以理解为“终始”.王本23章“希言自然”,过去多以“行不言之教”等寡言之意训...
  • 作者: 张再兴 黄艳萍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72-77
    摘要: 《肩水金关汉简》出版以来针对简文字词释读已有不少校订.我们在建设《肩水金关汉简》语料库的过程中,校读了释文,对一些字词的释读产生了若干新的想法.
  • 作者: 王锦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78-84
    摘要: 结合西北汉简、考古发现和文献典籍来看,西北汉简所见“强落…僵落”及“强洛”即文献中的“虎落”,具体所指为西北边塞烽燧、城鄣周围排列成三角形或方形的尖木桩,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强落”和“天田...
  • 作者: 李海峰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85-93
    摘要: 《新见北朝墓志集释》搜集新见北朝墓志54通,公布图版、释文,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文史考证,是研究北朝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但是由于文字残损或模糊,墓志铭文俗讹字较多,部分文字草率,造成该书的...
  • 作者: 郭瑞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94-100
    摘要: 同音借用字是指“用字时,不写形义贴切的本字,而写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意义却无关的字来替代”.同音借用字贯穿整个汉字发展史,古文字阶段尤为突出.随着汉字系统的完善,汉字规范政策的加强,中古以...
  • 作者: 陆锡兴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01-113
    摘要: 汉字史是中国文字学的核心,具有极其优越的条件.从民国以来的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有必要也有条件完善汉字学的建设,设立汉字史,与哲学史、文学史等并列于学林.本文总结了汉字史的发展...
  • 作者: 潘玉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14-117
    摘要: 司马迁《报任安书》“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句,“居”与“未易”不相属,“居”应与“下流”构成述宾短语.“负下”是“名词+方位词”结构,意为“罪负之下”.“负”“累”与“罪”“过”“愆”“咎”...
  • 作者: 张文冠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18-126
    摘要: 文章通过排比归纳、系联本字、考察异文等方法,考释了字书中的二十则疑难字.结论有助于字书的修订和相关文献的释读.
  • 作者: 曹洁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27-132
    摘要: 《王一》中使用了“一曰”这一术语,与《说文》旨在区别形、音、义不同,《王一》“一曰”主要在于释义时兼存异说.《王一》“一曰”义或继承于《说文》,或引自其他古籍,或记录了韵书编纂当下比较常用的...
  • 作者: 龚嘉镇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33-152
    摘要: 汉字的语用频率及其分布,体现了所记之词的使用价值与构词能力.字频、词频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汉语字词的社会应用很不平衡而集中两端,高频字词的覆盖率极高但数量有限,低频字词的数量庞大但使用率...
  • 作者: 孙建伟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53-164
    摘要: 汉字类推简化的思想在民国时期便初见端倪,上世纪50年代进行的文字改革又将这种思想系统化并付诸实践.尽管类推简化是基于汉字走向拼音化这一背景,从今天来看,或许某些理念及做法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
  • 作者: 郑伟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65-173
    摘要: 绝大多数古壮字都包含汉字借音声旁,它们是探讨晚期中古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本文从内外转之分、韵母演变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借音壮字中汉字借音声旁的韵母特点,说明它们和晚期中古音的代表即唐宋韵图所...
  • 作者: 刘悦 王元鹿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74-177
    摘要: 东巴文字书是学习和研究东巴文的重要工具.现有东巴文字书中的训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释义有误、释义不周全、结构分析有误、文化背景缺失.本文借对字书中东巴文的考订例说这些现象.
  • 作者: 张春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78-186
    摘要: 本文以哈佛燕京学社藏东巴经为研究对象,通过经书的跋语、编号、封面纹饰特征以及字形特征等证据分析了该套经书地名中带有“噶”及相关经书的关系,最后得出C4、C12、C72为同一人所写,C37、C...
  • 作者: 朱建军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87-194
    摘要: 中国民族文字大家庭中不乏诸如东巴文、彝文、尔苏沙巴文、坡芽文字、水文、竹书文字等具有各自显明特色的纯自源文字或含自源成分的文字系统.中国自源文字在结构上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1)结构类型以表...
  • 作者: 裴梦苏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95-204
    摘要: 中国、韩国朝鲜时期均于20世纪初先后出版过《新字典》,两国的《新字典》编者不同,但均称该书是以《康熙字典》为基础,同时在新字、新义等的收录方面亦有首创之功,故命名为《新字典》.然而,笔者发现...
  • 作者: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后插1-后插3
    摘要:

中国文字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主编 臧克和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邮编 200241 电子邮箱 zgwzyjsh@sina.com
电话 021-62232050 网址 www.wenzi.cn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中国文字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文字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